外族
- 拼音wài zú
- 注音ㄨㄞˋ ㄗㄨ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外族[ wài zú ]
⒈ ?本家族以外的人。
英people not of the same clan;
⒉ ?本國以外的人;外國人。
英foreigner;
⒊ ?我國歷史上指本民族以外的民族。
英other nationalities;
引證解釋
⒈ ?母家或妻家的親族。
引《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向壽 者, 宣太后 外族也?!?br />唐 盧綸 《送內(nèi)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詩:“常嗟外族弟兄稀,轉(zhuǎn)覺心孤是送歸?!?br />《資治通鑒·梁簡文帝大寶元年》:“由是百姓雖死,終不附之。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br />胡三省 注:“男子謂舅家為外家,婦人謂父母之家為外家。外族,外家之族?!?/span>
⒉ ?指本民族或本國以外的民族或國家。
國語辭典
外族[ wài zú ]
⒈ ?母親或妻子的父母家的同族。
引唐·盧綸〈送內(nèi)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詩:「常嗟外族弟兄稀,轉(zhuǎn)覺心孤是送歸?!?br />《資治通鑒·卷一六三·梁紀(jì)十九·簡文帝大寶元年》:「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span>
⒉ ?異族。
近異族
德語Angeh?rige einer anderer Nationalit?t od. Sippe (S)?
外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族 | zú | 方 | 11畫 | 基本字義 族 zú(ㄗㄨˊ) ⒈ ?親屬,泛指同姓之親:族規(guī)。族長。家族。 ⒉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種族。 ⒊ ?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wěn)定共同體,他們有共同的語言、經(jīng)濟(jì)生活以及表現(xiàn)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zhì):民族。 ⒋ ?聚居而有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群的統(tǒng)稱:宗族。氏族。部族。 ⒌ ?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芳香族。 ⒍ ?封建時(shí)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親、妻家的人都?xì)⑺溃鹤鍦纭?⒎ ?聚合,集中:云 |
外 | wài | 夕 | 5畫 | 基本字義 外 wài(ㄨㄞˋ) ⒈ ?與“內(nèi)”、“里”相對(duì):外邊。外因。里應(yīng)(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⒉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⒊ ?指“外國”:外域。外賓。外商。 ⒋ ?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外公。外婆。外甥。 ⒌ ?稱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⒍ ?稱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⒎ ?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外人。 ⒏ ?對(duì)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號(hào)(綽號(hào))。外史(指正史 |
外族的近義詞
外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