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儉拜公
- 拼音wáng jiǎn bài gōng
- 注音ㄨㄤˊ ㄐ一ㄢˇ ㄅㄞˋ ㄍㄨㄥ
- 繁體王儉拜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王儉拜公[ wáng jiǎn bài gōng ]
⒈ ?南朝王儉字仲寶,幼篤學(xué),手不釋卷。二十八歲遷齊尚書右仆射,領(lǐng)吏部,尋改封南昌縣公。見《南史·王儉傳》后以“王儉拜公”指謂少年得志。
引證解釋
⒈ ?南朝 王儉 字 仲寶,幼篤學(xué),手不釋卷。二十八歲遷 齊 尚書右仆射,領(lǐng)吏部,尋改封 南昌縣公。見《南史·王儉傳》后以“王儉拜公”指謂少年得志。
引清 吳偉業(yè) 《海虞孫孝維三十贈(zèng)言》詩之四:“王儉 拜公猶昨歲, 張充 學(xué)《易》在今年?!?/span>
王儉拜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王 | wáng wàng | 王 | 4畫 | 基本字義 王 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 cháo )。 ⒉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lǐng):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其他字義 王 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統(tǒng)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great、king 造字法 |
儉 | jiǎn | 亻 | 9畫 | 基本字義 儉(儉) jiǎn(ㄐ一ㄢˇ) ⒈ ?節(jié)省,不浪費(fèi):儉省。儉樸。勤儉。克勤克儉。 ⒉ ?貧乏,歉收:儉月。儉歲。儉腹(腹中空虛,喻知識貧乏)。 異體字 儉 倹 漢英互譯 frugal、thrifty 相關(guān)字詞 奢 造字法 形聲:從亻、僉聲 English temperate, frugal, economical |
公 | gōng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公 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認(rèn)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國家,社會(huì),大眾:公共。公安(社會(huì)整體的治安)。公眾。公民。公論(公眾的評論)。 ⒋ ?讓大家知道:公開。公報(bào)。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國周代指“太師”、“太傅”、“太保”;西漢指“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辭,尊稱男子:海公。包公。諸公 |
拜 | bài | 手 | 9畫 | 基本字義 拜 bài(ㄅㄞˋ) ⒈ ?表示敬意的禮節(jié):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懺。禮拜。回拜。 ⒉ ?恭敬地:拜托。拜謝。拜讀。拜別。拜謁(①拜見;②瞻仰陵墓、碑碣)。 ⒊ ?行禮祝賀:拜年。拜壽。 ⒋ ?用一定的禮節(jié)授與某種名義或職位,或結(jié)成某種關(guān)系:拜將( jiàng )。拜相( xiàng )。拜師。拜把子。 ⒌ ?姓。 異體字 拝 漢英互譯 do obeisance、make a courtesy call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兩手、從下 English do obeisance, bow, kowtow |
王儉拜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王儉拜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