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
- 拼音wǎn ruò
- 注音ㄨㄢˇ ㄖㄨㄛˋ
- 詞性連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宛若[ wǎn ruò ]
⒈ ?宛如;仿佛。
例那棵榕樹枝葉繁茂,宛若巨大的綠傘。
英as if;
引證解釋
⒈ ?仿佛;好象。
引晉 無名氏 《晉白紵舞歌詩》:“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兩手白鵠翔。宛若龍轉(zhuǎn)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br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長和 兄弟五人,幼孤。 祜 來哭,見 長和 哀容舉止,宛若成人。”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枯松再生》:“明皇 遭 祿山 之亂,鑾輿西幸。禁中枯松復(fù)生,枝葉蔥蒨,宛若新植者。”
清 徐士鑾 《宋艷·奇異》:“公命取經(jīng)令讀,一閲如流,宛若素習。”
陶爾夫 《伐木者的旅行》三:“只見一片蔥綠色的密松林,它隨著山坡起伏,宛若大海中的巨浪,一直伸向遠方。”
⒉ ?漢 代女子名。 《史記·孝武本紀》:“神君者, 長陵 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后 宛若。
引宛若 祠之其室,民多往祠?!?br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兄弟妻相謂‘先后’。 宛若,字?!?br />司馬貞 索隱:“﹝先后﹞即今妯娌也……宛音冤?!?/span>
⒊ ?后世用為妯娌的代稱。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妾家雖貧,無作賤媵者,無怪諸宛若鄙不齒數(shù)矣!”
清 方苞 《七思·伯姊》:“幸有妹兮為宛若,謂餘生兮將有託。”
王闿運 《帥芳哀詞》:“和于宛若,勤于缶甔。”
國語辭典
宛若[ wǎn ruò ]
⒈ ?好像。南朝宋·劉義慶也作「宛如」。
引《世說新語·賞譽》:「長和兄弟五人,幼孤。祜來哭,見長和哀容舉止,宛若成人?!?br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自此瘡越加大了,頭脹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狀?!?/span>
英語to be just like
德語als ob
法語être exactement comme
宛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宛 | wǎn yuān | 宀 | 8畫 | 基本字義 宛 wǎn(ㄨㄢˇ) ⒈ ?曲折:委宛。宛妙(聲音婉轉(zhuǎn)動聽)。宛轉(zhuǎn)( zhuǎn )(a.輾轉(zhuǎn);b.同“婉轉(zhuǎn)”)。 ⒉ ?仿佛:宛然。宛如。宛若(仿佛,好像)。 ⒊ ?姓。 其他字義 宛 yuān(ㄩㄢ) ⒈ ?〔大宛〕古代西域國名,在中亞西亞。 異體字 惌 漢英互譯 as if、winding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seem, as if, crooked |
若 | ruò rě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若 ruò(ㄖㄨㄛˋ) ⒈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⒉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⒊ ?你,汝:若輩?!案粢郏瑥?fù)若賦,則何如?” ⒋ ?約計:若干( gān )。若許。 ⒌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⒍ ?順從:“曾孫是若。” ⒎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⒏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⒐ ?指“杜若”( |
宛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宛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