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處士
- 拼音wǔ chǔ shì
- 注音ㄨˇ ㄔㄨˇ ㄕˋ
- 繁體五處士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處士[ wǔ chǔ shì ]
⒈ ?指漢末徐稚、姜肱、袁閎、韋著、李曇五隱士。
引證解釋
⒈ ?指 漢 末 徐穉、姜肱、袁閎、韋著、李曇 五隱士。
引《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二年》:“尚書令 陳蕃 上疏薦五處士, 豫章 徐穉、彭城 姜肱、汝南 袁閎、京兆 韋著、潁川 李曇 帝悉以安車、玄纁備禮徵之,皆不至?!?br />宋 王禹偁 《乞賜終南山人種放孝贈表》:“臣等聞 陳蕃 之薦五處士,名動邦家?!?/span>
五處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士 | shì | 士 | 3畫 | 基本字義 士 shì(ㄕˋ) ⒈ ?古代統(tǒng)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士族。士大夫。 ⒉ ?舊時指讀書人:士子。士民。學士。 ⒊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⒋ ?對人的美稱:志士。烈士。女士。 ⒌ ?軍銜的一級,在尉以下;亦泛指軍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氣。 ⒍ ?稱某些專業(yè)人員:醫(yī)士。護士。 ⒎ ?姓。 漢英互譯 bachelor、person、scholar、soldier 造字法 會意:從一、從十 English scholar, gentleman; soldier |
處 | chǔ chù | 夂 | 5畫 | 基本字義 處(處) chǔ(ㄔㄨˇ) ⒈ ?居?。貉ň右疤帯?⒉ ?存在,置身:設身處地。處心積慮。處世。 ⒊ ?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處。 ⒋ ?決定,決斷:處理。 ⒌ ?對犯錯誤或有罪的人給予相當?shù)膽徒洌禾幜P。處決。 ⒍ ?止,隱退:處暑。 其他字義 處(處) chù(ㄔㄨˋ) ⒈ ?地方:處處。處所。 ⒉ ?點,部分:長( cháng )處。好處。 ⒊ ?機關,或機關、團體、單位里的部門:辦事處。籌備處。 異體字 処 處 ? 漢英互譯 deal with、ge |
五處士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處士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