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
- 拼音wǔ hú sì hǎi
- 注音ㄨˇ ㄏㄨˊ ㄙˋ ㄏㄞ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
⒈ ?泛指各個(gè)不同的地區(qū)。
例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啤螏r《絕句》
英all corners of the land;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引證解釋
⒈ ?古人泛稱分布于我國廣大地區(qū)的幾個(gè)大湖為“五湖”,又以為我國四面為海環(huán)繞。因以“五湖四?!狈褐溉珖鞯?。
引唐 呂巖 《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br />《景德傳燈錄·福州鼓山神晏國師》:“鼓山 自住三十餘年,五湖四海來者向高山頂上看山玩水,未見一人快利通得。”
《四游記·祖師入天宮收華光》:“祖師顯出神通,頭頂三十三天,腳踏五湖四海?!?br />毛澤東 《為人民服務(wù)》:“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gè)共同的革命目標(biāo),走到一起來了?!?/span>
國語辭典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
⒈ ?泛稱各地。唐·呂巖〈絕句〉三首之二:「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挂沧鳌杆暮N搴埂?/p>
引《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cuò)立身·第一四出》:「托賴洪福,采訪五湖四海?!?/span>
英語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德語alle Landesteile, bis in den letzten Winkel (S)?
法語dans tous les coins du pays, aux quatre coins du monde
五湖四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時(shí)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gè)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四 | sì | 囗 | 5畫 | 基本字義 四 sì(ㄙˋ) ⒈ ?數(shù)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四君子(中國畫中對(duì)梅、蘭、竹、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 ⒉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6”。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four |
湖 | hú | 氵 | 12畫 | 基本字義 湖 hú(ㄏㄨˊ) ⒈ ?陸地上聚積的大水:湖泊。湖澤。湖灘。湖蕩。湖光山色。 ⒉ ?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簝珊?。湖廣。 ⒊ ?指中國湖州(舊地名,在今浙江省吳興縣):湖筆。湖縐。 漢英互譯 lake 造字法 形聲:從氵、胡聲 English a lake; Hubei, Hunan; bluish-green |
海 | hǎi | 氵 | 10畫 | 基本字義 海 hǎi(ㄏㄞˇ) ⒈ ?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內(nèi)。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稱: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辭,稱對(duì)方大度包容)。夸下???。 ⒋ ?喻數(shù)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鸷?。 ⒌ ?漫無目標(biāo)地:海罵。海找。 ⒍ ?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 ⒎ ?特指中國上海:海派。 ⒏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造字法 |
五湖四海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湖四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