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渡江
- 拼音wǔ mǎ dù jiāng
- 注音ㄨˇ ㄇㄚˇ ㄉㄨˋ ㄐ一ㄤ
- 繁體五馬渡江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馬渡江[ wǔ mǎ dù jiāng ]
⒈ ?指西晉末司馬氏五王南渡長江,于建鄴(今南京)建立東晉王朝事。
引證解釋
⒈ ?指 西晉 末 司馬氏 五王南渡 長江,于 建鄴 (今 南京 )建立 東晉 王朝事。
引《晉書·元帝紀(jì)》:“太安 之際,童謡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菤q,王室淪覆,帝與 西陽、汝南、南頓、彭城 五王獲濟(jì),而帝竟登大位焉。”
帝指 東晉 元帝 司馬睿,原為 瑯邪王。宋 王安石 《答張奉議》詩:“五馬渡江開國處,一牛吼地作菴人。”
亦作“五馬浮江”。 唐 張說 《潁川夫人陳氏碑》:“五馬浮江,僑人占乎 南海。”
五馬渡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qiáng)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江 | jiāng | 氵 | 6畫 | 基本字義 江 jiāng(ㄐ一ㄤ) ⒈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干( gān )(江邊)。江心補(bǔ)漏(喻錯過時機(jī),補(bǔ)救已遲)。 ⒉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qū))。江右(a.古代指長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區(qū);b.舊時江西省的別稱)。江東(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三國時吳國的全部地區(qū))。江表(古代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 ⒊ ?姓。 異 |
渡 | dù | 氵 | 12畫 | 基本字義 渡 dù(ㄉㄨˋ) ⒈ ?橫過水面:渡船。渡橋。渡河。擺渡。強(qiáng)渡。遠(yuǎn)渡重洋。 ⒉ ?由此到彼:渡過難關(guān)。 ⒊ ?轉(zhuǎn)手,移交:引渡。 ⒋ ?過河的地方:渡口。渡頭。 異體字 度 漢英互譯 cross a river、ferry、pull through 造字法 形聲:從氵、度聲 English cross, ferry over; ferry |
五馬渡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馬渡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