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則
- 拼音wù zé
- 注音ㄨˋ ㄗㄜˊ
- 繁體物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物則[ wù zé ]
⒈ ?事物的法則。
引證解釋
⒈ ?事物的法則。
引《國語·周語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則以訓(xùn)之,制義庶孚以行之?!?br />韋昭 注:“物,事也。則,法也?!?br />宋 葉適 《代薛明瑞上遺表》:“灼見物則,不失義理之中;審知治原,常以仁恕為本。”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識·氣論》:“理以心知,知與理來,因物則而后交格以顯,豈能離氣之質(zhì)耶!”
物則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則 | zé | 刂 | 6畫 | 基本字義 則(則) zé(ㄗㄜˊ) ⒈ ?模范:以身作則。 ⒉ ?規(guī)程,制度:規(guī)則??倓t。原則。細(xì)則。 ⒊ ?效法:則先烈之言行。 ⒋ ?表示因果關(guān)系,就,便:聞過則喜。 ⒌ ?表示轉(zhuǎn)折,卻:今則不然。 ⒍ ?表示肯定判斷,乃,是:此則余之罪也。 ⒎ ?用在一、二、三……等數(shù)字后,列舉原因或理由:一則房子太小,二則參加的人數(shù)多。 ⒏ ?與“做”相近(中國宋、元、明代小說、戲劇里常用):則甚(做什么)。 ⒐ ?量詞,指成文的條數(shù):新聞兩 |
物 | wù | 牜 | 8畫 | 基本字義 物 wù(ㄨˋ) ⒈ ?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物。生物。物體。貨物。禮物。文物。物價。物質(zhì)。地大物博。物極必反。 ⒉ ?內(nèi)容,實質(zhì):言之有物。 ⒊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huán)境:物議(群眾的批評)。待人接物。物望所歸(眾望所歸)。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content、matter、substance、thing 造字法 形聲:從牛、勿聲 English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
物則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物則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