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風
- 拼音xià fēng
- 注音ㄒ一ㄚˋ ㄈㄥ
- 繁體下風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下風[ xià fēng ]
⒈ ?風所吹向的那個方向。
例不要在下風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險了。
英leeward;
⒉ ?比喻處于下位,卑位。
英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引證解釋
⒈ ?風所吹向的那一方。
引《孫子·火攻》:“火發(fā)上風,無攻下風。”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靈鳳振響於朝陽,未有惠物之益,而莫不澄聽於下風焉。”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松之有利於世者甚博……其根皮食之膚革香,久則香聞下風數十步外。”
清 李漁 《蜃中樓·望洋》:“又何曾嘗看些碗旁邊瓊漿滋味,聞著些下風頭溫香氣息。”
⒉ ?比喻處于下位,卑位。有時作謙辭。
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 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羣臣敢在下風?!?br />《南齊書·安陸昭王緬傳》:“竟陵王 子良 與 緬 書曰:‘竊承下風,數十年來未有此政?!?br />宋 葉適 《樂清縣學三賢祠堂記》:“自 紹興 庚辰至 乾道 辛卯,公名節(jié)為世第一,士無不趨下風者?!?br />明 李東陽 《懷麓堂詩話》:“唐 詩類有委曲可喜之處,惟 杜子美 頓挫起伏變化不測,可駭可愕,蓋其音響與格律正相稱,回視諸作,皆在下風?!?/span>
國語辭典
下風[ xià fēng ]
⒈ ?風所吹向的那一方。
引《莊子·天運》:「蟲雄鳴于上風,雌應于下風,而風化。」
《孫子·火攻》:「火發(fā)上風,無攻下風?!?/span>
反上風
⒉ ?比喻處于不利的地位。亦可引申為自謙之詞。
引《文選·陸云·大將軍?會被命作詩》:「薄言載考,承顏下風。」
下風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下 | xià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下 xià(ㄒ一ㄚˋ) ⒈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⒉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⒊ ?方面,方位:兩下都同意。 ⒋ ?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⒌ ?由高處往低處,降落:下山。下車。下馬。下達。 ⒍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⒎ ?進入:下海。 ⒏ ?投送:下書。 ⒐ ?到規(guī)定時間 |
風 | fēng fěng | 風 | 4畫 | 基本字義 風(風) fēng(ㄈㄥ) ⒈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 ⒉ ?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 ⒊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jié)、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 |
下風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