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司
- 拼音xiàn sī
- 注音ㄒ一ㄢˋ ㄙ
- 繁體憲司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憲司[ xiàn sī ]
⒈ ?魏晉以來御史的別稱。
⒉ ?宋代官名。即諸路提點刑獄公事。景德四年置,負責調(diào)查疑難案件,勸課農(nóng)桑,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即后世按察司之職。
⒊ ?猶上司。元代習用語。
引證解釋
⒈ ?魏 晉 以來御史的別稱。 《宋書·劉瑀傳》:“明年,遷御史中丞。
引瑀 使氣尚人,為憲司甚得志?!?br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風憲》:“唐 興,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故謂御史為宰相。”
⒉ ?宋 代官名。即諸路提點刑獄公事。 景德 四年置,負責調(diào)查疑難案件,勸課農(nóng)桑,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即后世按察司之職。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而今單表一個作惡的官宦,做著沒天理的勾當,后來遇著清正嚴明的憲司做對頭,方得明正其罪。”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宋史五·職官志七》:“宋 人稱轉運為漕司,安撫為帥司,提點刑獄為憲司?!?/span>
⒊ ?猶上司。 元 代習用語。
引《元典章新集·兵部·急遞》:“凡有牒呈憲司公文,依上置立隔眼,發(fā)放施行?!?br />陳垣 釋例:“憲司,當時常語?!?/span>
憲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憲 | xiàn | 宀 | 9畫 | 基本字義 憲(憲) xiàn(ㄒ一ㄢˋ) ⒈ ?法令:憲章。憲令。憲兵。 ⒉ ?指“憲法”:違憲。立憲。制憲。 異體字 憲 漢英互譯 constitution、statute 造字法 原為形聲:從心、從四、害省聲 English constitution, statute, law |
司 | sī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司 sī(ㄙ) ⒈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xiàn)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復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后為丞相;b.復姓)。司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的長官;b.復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糾察的長官;b.復姓)。 ⒉ ?官署名稱:人事司。 ⒊ ?視察:司日月之長短。 ⒋ ?姓。 |
憲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憲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