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
- 拼音xíng cáng
- 注音ㄒ一ㄥˊ ㄘㄤ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行藏[ xíng cáng ]
⒈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例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英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
引證解釋
⒈ ?指出處或行止。
引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晉 潘岳 《西征賦》:“孔 隨時以行藏, 蘧 與國而舒卷?!?br />唐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功業(yè)須及時,立身有行藏。”
宋 蘇舜欽 《又答范資政書》:“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非罪戾人之所可為也?!?br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這 湖南、湖北,也還可戰(zhàn)可守,且觀成敗,再定行藏。”
⒉ ?引申為攻守;出沒。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皆圖兵勢行藏之權,自后深識者所不能了。”
⒊ ?行跡;底細;來歷。
引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那 紅娘 對 生 一一話行藏?!?br />《鏡花緣》第五五回:“洛紅蕖 見老尼之話不倫不類,惟恐被人識破行藏。”
秦牧 《鬣狗的風格》:“有一種動物,叫做鬣狗,不知道你見過沒有?注意過它的模樣、行藏和風格嗎?”
國語辭典
行藏[ xíng cáng ]
⒈ ?出處、動向。
引《文選·潘岳·西征賦》:「孔隨時以行藏,蘧與國而舒卷。」
《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
⒉ ?底細、來歷。
引《元史·卷一五三·楊奐傳》:「東平嚴實聞奐名,數問其行藏,奐終不一詣。」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我為你看破了行藏,也是緣分盡了?!?/span>
行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行 | háng xíng | 行 | 6畫 | 基本字義 行 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間。羅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幾? ⒊ ?步行的陣列。 ⒋ ?量詞。用于成行的東西:淚下兩行。 ⒌ ?某些營業(yè)所:銀行?;ㄐ小I绦?。 ⒍ ?行業(yè):同行。各行各業(yè)。 ⒎ ?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行棉襖。行幾針。 其他字義 行 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邇。 ⒉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篋。行李。 |
藏 | cáng zàng | 艸 | 17畫 | 基本字義 藏 cáng(ㄘㄤˊ) ⒈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藏。藏污納垢。 ⒉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其他字義 藏 zàng(ㄗㄤˋ) ⒈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⒉ ?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三藏(佛教經典“經”、“律”、“論”三部分)。 ⒊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 ⒌ ?古同“臟”。 異體字 臟 蔵 臧 匨 ? 漢英互譯 |
行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行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