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于芻蕘
-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 注音ㄒㄨㄣˊ ㄩˊ ㄔㄨˊ ㄖㄠˊ
- 繁體詢于芻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詢于芻蕘[ xún yú chú ráo ]
⒈ ?與樵夫商議事情,意謂不恥下問。
引證解釋
⒈ ?與樵夫商議事情,意謂不恥下問。
引《詩·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br />鄭玄 箋:“古之賢者有言:有疑事當與薪采者謀之。”
孔穎達 疏:“言詢于芻蕘,謂謀於取芻取蕘之人?!?br />清 朱之瑜 《與源光國啟》之六:“乃希化被草木,不恥詢于芻蕘?!?br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qū)別?》:“《隋書·經(jīng)籍志》抄《漢書·藝文志》說,以著錄小說,比之‘詢于芻蕘’,就是以為雖然小說,也有所為的明證?!?br />亦省作“詢芻”、“詢蕘”。 唐 張說 《奉和暇日游興慶宮作》:“侍酌衢樽滿,詢芻諫鼓懸?!?br />清 馮桂芬 《與許撫部書》:“謹就管見別為一議,并章程八條奉寄,附羽工區(qū)區(qū),用副詢蕘盛意,惟執(zhí)事采擇焉。”
國語辭典
詢于芻蕘[ xún yú chú ráo ]
⒈ ?芻蕘,割草砍柴的人。詢于芻蕘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詢問請教。謂不恥下問。
引《詩經(jīng)·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詢于芻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于 | yú | 二 | 3畫 | 基本字義 于 yú(ㄩˊ) ⒈ ?介詞(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榮譽歸于老師”;c.對,如“勤于學習”;d.向,如“出于自愿”;e.給,如“問道于盲”;f.自,從,如“取之于民”;g.表比較,如“重于泰山”;h.表被動,如“限于水平”)。 ⒉ ?后綴(a.在形容詞后,如“疏于防范”;b.在動詞后,如“屬于未來)。 ⒊ ?姓。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of、to、when、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 on, at; go to; surnam |
詢 | xún | 讠 | 8畫 | 基本字義 詢(詢) xún(ㄒㄨㄣˊ) ⒈ ?問,征求意見:詢問。詢察。查詢。質(zhì)詢。咨詢。詢事考言(查問考核言行是否相符)。 異體字 詢 漢英互譯 ask、inquire 造字法 形聲:從讠、旬聲 English inquire into, ask about; consult |
蕘 | rá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蕘(蕘) ráo(ㄖㄠˊ) ⒈ ?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蕘。 ⒉ ?采柴草的人: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蕘豎。 ⒊ ?“蕪菁”的別稱。 異體字 蕘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fuel, firewood; stubble; Wikstroemia japonica |
芻 | chú | 刀 | 5畫 | 基本字義 芻(芻) chú(ㄔㄨˊ)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芻秣(飼養(yǎng)牛馬的草料)。反芻。 ⒉ ?割草:芻蕘(割草稱“芻”,打柴稱“蕘”。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芻言(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芻議(同“芻言”)。 ⒊ ?草把:芻靈(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馬)。 異體字 芻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
詢于芻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詢于芻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