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
-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 注音一ㄚˋ ㄇ一ㄠˊ ㄓㄨˋ ㄓㄤˇ
- 繁體揠苗助長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揠苗助長[ yà miáo zhù zhǎng ]
⒈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點。后來用來比喻不顧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壞。
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巍伪局小蹲衔㈦s說》
英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⒉ ?也說“拔苗助長”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揠苗”。
引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宋 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渥于叾曋鐒t槁矣?!?br />宋 呂本中 《紫微雜說》:“學(xué)問工夫,全在浹洽涵養(yǎng)藴蓄之久,左右採擇,一旦冰釋理順,自然逢源矣,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br />陶行知 《敲碎兒童的地獄,創(chuàng)造兒童的樂園》:“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br />唐 賈島 《送令狐綯相公》詩:“揠苗方滅裂,成器待陶鈞?!?br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若 邵 鄭 二子,單進求名之志失其類,雖順坂之勢可惜,而揠苗之戒難忘。”
國語辭典
揠苗助長[ yà miáo zhù zhǎng ]
⒈ ?古時宋國人因他種的苗未長高,而用手將它拉高,結(jié)果苗卻反而枯死了。典出也作「拔苗助長」。
引《孟子·公孫丑上》。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jié)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宋·呂本中《紫微雜說》:「學(xué)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yǎng)蘊蓄之久……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span>
近適得其反 欲速不達
反循序漸進
揠苗助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揠 | yà | 扌 | 12畫 | 基本字義 揠 yà(一ㄚˋ) ⒈ ?拔:揠苗助長( zhǎng )(亦稱“拔苗助長”)。 異體字 椻 漢英互譯 pull up 造字法 形聲:從扌、匽(yàn)聲 English to pull up, to eradicate |
苗 | miáo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苗 miáo(ㄇ一ㄠˊ) ⒈ ?初生的植物或沒有秀穗的莊稼:禾苗。麥苗。樹苗。幼苗。苗子(亦喻繼承某種事業(yè)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長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條件雖好,但沒有成就)。 ⒉ ?形狀像苗的:火苗兒。 ⒊ ?某些初生的飼養(yǎng)的動物:魚苗。 ⒋ ?能使機體產(chǎn)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劑:疫苗。卡介苗。 ⒌ ?子孫后代:苗裔。 ⒍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貴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苗族。苗繡。 ⒎ ?姓。 |
助 | zhù chú | 力 | 7畫 | 基本字義 助 zhù(ㄓㄨˋ) ⒈ ?幫助協(xié)同,輔佐:輔助。幫助。助手。助人為樂。助桀為虐。拔苗助長( zhǎng )。愛莫能助。 ⒉ ?相傳為殷代的租賦制度。 其他字義 助 chú(ㄔㄨˊ) ⒈ ?古同“鋤”,除去。 異體字 鋤 漢英互譯 aid、assist、help 造字法 形聲:從力、且聲 English help, aid, assist |
長 | cháng zhǎng | 長 | 4畫 | 基本字義 長(長) cháng(ㄔㄤˊ) ⒈ ?兩端的距離:長度。 ⒉ ?長度大,與“短”相對,指空間,亦指時間:長短。長空。長短句(詞的別名)。長夜(a.漫長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長風(fēng)破浪(喻志趣遠大)。長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優(yōu)點,專精的技能:特長。專長。各有所長。 ⒋ ?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于寫作。 其他字義 長(長) zhǎng(ㄓㄤˇ) ⒈ ?生長,成長:長瘡。 ⒉ ?增加:長知識。 ⒊ ?排行第一的:長子。長兄。長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