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
- 拼音yā zhí cǎo
- 注音一ㄚ ㄓˊ ㄘㄠˇ
- 繁體鴨跖草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鴨跖草[ yā zhí cǎo ]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lán)色,結(jié)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jié)上生根。多生陰濕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引證解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lán)色,結(jié)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jié)上生根。多生陰濕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引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鴨跖草》﹝釋名﹞引 陳藏器 曰:“鴨跖生 江 東、 淮 南平地。葉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為色,有角如鳥嘴。”
國語辭典
鴨跖草[ yā zhí cǎo ]
⒈ ?植物名。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野生草本。莖高尺余,質(zhì)柔,常傾臥于地面,葉互生,與竹葉相似,花碧藍(lán)色,可作染料或繪畫顏料,幼莖亦可食用,略帶苦味,是山野、路旁、水邊常見的草花。
鴨跖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跖 | zhí | 足 | 12畫 | 基本字義 跖 zhí(ㄓˊ) ⒈ ?同“蹠”。 異體字 蹠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ole (of the foot) |
鴨 | yā | 鳥 | 10畫 | 基本字義 鴨(鴨) y?。ㄒ花冢?⒈ ?鳥類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間有蹼,善游泳,不能高飛:鴨子。鴨蛋。鴨絨??绝?。填鴨。 異體字 鴨 漢英互譯 duck 造字法 形聲:從鳥、甲聲 English duck; Anas species (various)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鴨跖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鴨跖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