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 拼音yī gài
- 注音一 ㄍㄞˋ
- 詞性副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一概[ yī gài ]
⒈ ?全體,沒有例外。
英one and all; totally; without exception;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一槩”。
⒉ ?概為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斛之木,引申為同一種標準。
引三國 魏 曹植 《黃初五年令》:“諸吏各敬爾在位,孤推一概之平,功之宜賞,於疏必與;罪之宜戳,在親不赦?!?br />《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十二年》:“自古帝王居 中州 者,政化各殊, 趙 為姦詐, 秦 敦信義,豈得一概待之乎!”
胡三省 注:“概所以平斗斛,一概待之,言無所高下也?!?/span>
⒊ ?一樣;一律。
引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清 顧炎武 《玉田道中》詩:“我行至北方,所見皆一概?!?/span>
⒋ ?一端;一方面。
引漢 王充 《論衡·問孔》:“今 宰 予 雖無力行,有言語。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
《新唐書·韋表微傳》:“病諸儒執(zhí)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jīng)趣?!?/span>
⒌ ?全部。
引《紅樓夢》第五十回:“琴兒 和 顰兒,云兒 他們搶了許多,我們一概都別作,只他們?nèi)俗霾攀恰!?br />丁西林 《一只馬蜂》:“你們的事,我老早對你們講過,由你自己去,我一概不管。”
柳青 《銅墻鐵壁》第三章:“聽說全是東河畔人,一概要送 烏龍鋪?!?/span>
國語辭典
一概[ yī gài ]
⒈ ?概,為古代平斗斛的木條。一概引申為同一標準。
引《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br />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詩二首之一:「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
⒉ ?相同、一律。
引《后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其輕薄奸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一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夸咤?!?br />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span>
⒊ ?一端、一面。
引《淮南子·詮言》:「自樂于內(nèi),無急于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一概?!?br />《新唐書·卷一七七·韋表微傳》:「尤好春秋。病諸儒執(zhí)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jīng)趣?!?/span>
⒋ ?全部。
引《紅樓夢·第一六回》:「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里頭的信息一概不知?!?br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學監(jiān)是頂要緊的差使,學生飲食起居,一概都要老兄照料?!?/span>
英語all, without any exceptions, categorically
德語allesamt, alles zusammen (V)?
法語totalement, sans exception
一概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概 | gài | 木 | 13畫 | 基本字義 概 gài(ㄍㄞˋ) ⒈ ?大略,總括:大概。概論。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對象的本質(zhì)屬性的思維形式)。概率(概率論的基本概念。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稱為此事件的“概率”。亦稱“或然率”、“幾率”)。以偏概全。 ⒉ ?情況,景象:勝概(勝景,美麗的景色)。 ⒊ ?一律:一概而論。 ⒋ ?氣度,節(jié)操;氣概。 ⒌ ?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 異體字 楬 ? 槪 槩 漢英互譯 approximate、deportment、 |
一概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一概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