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
詞語解釋
一腳[ yī jiǎo ]
⒈ ?一條腿;一只腳。一個注腳。把有四條腿的動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腳。猶言一旦;一下子。猶一步。
引證解釋
⒈ ?一條腿;一只腳。
引《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晉 郭璞 注:“此即半體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腳?!?br />《北史·高句麗傳》:“俗潔浄自喜,尚容止,以趨走為敬,拜則曳一腳,立則反拱,行必插手?!?br />唐 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
⒉ ?一個注腳。
引《朱子語類》卷三四:“圣人自是不論到這里,然此只是 尹氏 添此一腳,本文非有此意?!?/span>
⒊ ?猶言一旦;一下子。
引《水滸傳》第二四回:“﹝ 武大 ﹞真?zhèn)€每日只做一半炊餅去賣,未晚便歸。一腳歇了擔(dān)兒,便去除了簾子,關(guān)上大門,卻來家里坐地。”
元 岳伯川 《鐵拐李》李二折:“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載兒女姻緣,一腳地停尸在眼前,則落的酒茶澆奠?!?br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二折:“我一腳的不在家,把我銅斗兒家緣都破敗了也!”
⒋ ?把有四條腿的動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腳。
引《水滸傳》第四回:“智深 無移時,又吃了這桶酒,剩下一腳狗腿,把來揣在懷里?!?br />清 翟灝 《通俗編·數(shù)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span>
⒌ ?猶一步。
引李準(zhǔn) 《不能走那條路》一:“張拴 是個小農(nóng)戶,經(jīng)不起這波折,黑夜白天怎樣打算,也過不去這一腳?!?/span>
國語辭典
一腳[ yī jiǎo ]
⒈ ?一只腳。
引《北史·卷九四·高麗傳》:「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插手?!?br />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虵長如樹?!?/span>
⒉ ?一下子。也作「一腳地」。
引《水滸傳·第二四回》:「一腳歇了擔(dān)兒,便去除了簾子,關(guān)上大門?!?/span>
⒊ ?獸身的四分之一部分。
引《通俗編·數(shù)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br />元·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腳狗肉賣不了的。」
⒋ ?一個。
引《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腳媒人?!?/span>
⒌ ?一份。
例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腳?!?/span>
⒍ ?一方面。
引《通俗編·數(shù)目》引《朱子語錄》:「興于詩章,只是游藝一腳意思?!?/span>
一腳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fù)。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腳 | jiǎo | 月 | 11畫 | 基本字義 腳 jiǎo(ㄐ一ㄠˇ) ⒈ ?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腳心。腳掌。腳背。腳跟。腳步。腳印。腳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腳鐐。腳踏實地(形容做事實事求是,不浮夸)。 ⒉ ?最下部:腳注。山腳。墻腳。 ⒊ ?剩下的廢料,渣滓:下腳料。 ⒋ ?〔腳本〕表演戲劇或拍攝影視所依據(jù)的底本。 ⒌ ?舊時指與體力搬運有關(guān)的:腳夫。腳行( háng )。腳錢。拉腳。 異體字 卻 腳 踋 漢英互譯 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 相關(guān)字詞 |
一腳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一腳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