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干
- 拼音yīn gàn
- 注音一ㄣ ㄍㄢˋ
- 繁體陰乾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陰干[ yīn gàn ]
⒈ ?位于偶數(shù)的天干。即乙、丁、己、辛、癸等。
引證解釋
⒈ ?位于偶數(shù)的天干。即乙、丁、己、辛、癸等。
引宋 王逵 《蠡海集·歷數(shù)》:“祿過則刃生,蓋貴人位前必列兵,以此為喻,但值陽干方是,陰干則否。”
《協(xié)紀辨方書·義例三·天道天德》:“曹震圭 曰:四孟之月,以陰干為天德者,是天道惠其未生也,正月丙火生,而丁火未生,四月庚金生,而辛金未生,七月壬水生,而癸水未生,十月甲木生,而乙木未生,故以陰干為德也?!?br />將東西放在透風而日光照不到的地方,使其慢慢地干。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凡此草芝,又有百二十種,皆陰乾服之?!?br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取鳥之未生毛者,以丹和牛肉使吞,至長羽毛皆赤,殺之,陰乾杵服,壽五百歲?!?br />周立波 《桐花沒有開》:“社委會連夜開緊急會議,有的社干主張落雨也下泥,理由是田里泥溫高,禾種下了泥,總比攤在屋里陰干好?!?/span>
國語辭典
陰干[ yīn gān ]
⒈ ?在沒有陽光的地方晾干。
陰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陰 | yīn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陰(陰) yīn(一ㄣ) ⒈ ?中國古代哲學(xué)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zhì)的兩大對立面諸一,與“陽”相對: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差陽錯。陰盛陽衰。陰虛生熱。圖形:?(U+268B)。 ⒉ ?指“月亮”:太陰(月亮)。陰歷。 ⒊ ?帶負電的:陰電。陰極。陰離子。 ⒋ ?云層較厚,遮住陽光:陰沉。陰雨。陰郁(亦指憂郁,不開朗)。陰霾。 ⒌ ?不見陽光,亦指不見陽光的地方:陰面。陰干( gān )。陰涼,陰影。山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陰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陰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