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聾
- 拼音yīn lóng
- 注音一ㄣ ㄌㄨㄥˊ
- 繁體喑聾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喑聾[ yīn lóng ]
⒈ ?聾啞。
⒉ ?喻人庸碌鄙陋。
引證解釋
⒈ ?聾啞。
引漢 班固 《白虎通·考黜》:“諸侯喑聾、跛躄、惡疾不免黜者何?尊人君也。”
⒉ ?喻人庸碌鄙陋。
引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鳳及 以喑聾不才,而輒議一代大典,凡所撰録,皆素責私家行狀,而世人敘事罕能自遠?!?/span>
喑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喑 | yīn | 口 | 12畫 | 基本字義 喑 yīn(一ㄣ) ⒈ ?啞,不能說話:喑啞難言。 ⒉ ?緘默,不說話。 異體字 噾 瘖 漢英互譯 silent 造字法 形聲:從口、音聲 English to be dumb; the sobbing of infants |
聾 | lóng | 耳 | 11畫 | 基本字義 聾(聾) lóng(ㄌㄨㄥˊ) ⒈ ?耳聽不見聲音:聾子。耳聾。發(fā)聾振聵(發(fā)出的聲音很大,使耳聾人也能聽見;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的人,使他們清醒。亦作“振聾發(fā)聵”)。 異體字 聾 ? 漢英互譯 deaf、deafness 造字法 形聲:從耳、龍聲 English deaf |
喑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喑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