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七七
- 拼音yīn qī qī
- 注音一ㄣ ㄑ一 ㄑ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ABB式
詞語解釋
殷七七[ yīn qī qī ]
⒈ ?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shù)著名。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道士,名 天祥,又名 道筌,自稱 七七,以善幻術(shù)著名。
引《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續(xù)仙傳·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彈琴碧玉調(diào),藥鍊白朱砂。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shí)花?!?br />《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續(xù)仙傳·殷天祥》:“七七 酌水為酒,削木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駐,呼鳥自墜,唾魚即活……凡諸術(shù)不可勝紀(jì)?!?br />宋 蘇軾 《后十馀日復(fù)至吉祥寺》詩:“安得道人 殷七七,不論時(shí)節(jié)遣花開?!?br />清 趙翼 《戲?yàn)榈煮w寄邵耐亭》詩:“消寒欲過 燕九九,催花擬喚 殷七七?!?/span>
殷七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殷 | yīn yān yǐn | 殳 | 10畫 | 基本字義 殷 yīn(一ㄣ) ⒈ ?富裕,富足:殷實(shí)。殷阜。殷富。 ⒉ ?深厚,懇切:情意甚殷。殷切。殷勤。 ⒊ ?眾,多:“士與女,殷其盈矣”。 ⒋ ?盛,大:殷祭。 ⒌ ?中國(guó)朝代名,商代的后期,由盤庚起稱“殷”:殷墟。 ⒍ ?姓。 其他字義 殷 yān(一ㄢ) ⒈ ?黑紅色:殷紅。 其他字義 殷 yǐn(一ㄣˇ) ⒈ ?雷聲:“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⒉ ?震動(dòng):“熊咆龍吟殷巖泉”。 異體字 慇 磤 漢英互譯 abundant、ardent、blackish red、eager、rich 造字法 |
七 | qī | 一 | 2畫 | 基本字義 七 qī(ㄑ一) ⒈ ?數(shù)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柒”代)。 ⒉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⒊ ?舊時(shí)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seven |
殷七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殷七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