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戎衣
- 拼音yī róng yī
- 注音一 ㄖㄨㄥˊ 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一戎衣[ yī róng yī ]
⒈ ?謂一穿上戎裝?;蛟疲耙隆碑?dāng)作“殷”,謂一用兵而勝殷。一,亦作“壹”。泛指戰(zhàn)袍。
引證解釋
⒈ ?謂一穿上戎裝。或云,“衣”當(dāng)作“殷”,謂一用兵而勝 殷。一,亦作“壹”。
引《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傳:“衣,服也;一著戎服而滅 紂?!?br />《禮記·中庸》:“武王 纘大 王、王季、文王 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
鄭玄 注:“戎,兵也。衣讀如殷,聲之誤也, 齊 言殷聲如衣……壹戎 殷 者,壹用兵伐 殷 也。”
孔穎達(dá) 疏:“鄭 必以衣為 殷 者,以十一年觀兵于 孟津,十三年滅 紂,是再著戎服,不得稱一戎衣,故以衣為 殷?!?br />后泛稱用兵作戰(zhàn)為“一戎衣”。 唐 杜甫 《重經(jīng)昭陵》詩:“風(fēng)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朕欲候江南平復(fù),取一戎衣大定之義以紀(jì)元,是子乃先我乎?”
郭沫若 《歸國雜吟》:“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br />亦省作“一戎”。 《晉書·樂志上》:“魏武 挾天子而令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br />唐 白居易 《策林·議兵》:“故有一戎而業(yè)成王霸,一戰(zhàn)而禍及危亡。”
⒉ ?泛指戰(zhàn)袍。
引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六:“終封三尺劍,長卷一戎衣?!?/span>
一戎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衣 | yī | 衣 | 6畫 | 基本字義 衣 yī(一) ⒈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 zhuó )。衣冠。衣架。衣錦還( huān )鄉(xiāng)。 ⒉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⒊ ?中醫(yī)把胎盤和胎膜統(tǒng)稱為“胞衣”。 ⒋ ?姓。 異體字 衤 漢英互譯 clothes、clothing、coating、covering 造字法 象形:像上衣形 English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dòng)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fù)。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戎 | róng | 戈 | 6畫 | 基本字義 戎 róng(ㄖㄨㄥˊ) ⒈ ?古代兵器的總稱。 ⒉ ?軍隊(duì),軍事:兵戎。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戎裝。戎馬。 ⒊ ?古代稱兵車:御戎。 ⒋ ?大:戎功。 ⒌ ?稱(方言,音如“農(nóng)”):“戎有良翰”。 ⒍ ?中國古代稱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⒎ ?姓。 異體字 扔 漢英互譯 army、military affairs 造字法 會(huì)意:從戈、從十 English arms, armaments; military affair |
一戎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一戎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