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法
- 拼音yī wáng fǎ
- 注音一 ㄨㄤˊ ㄈㄚ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一王法[ yī wáng fǎ ]
⒈ ?謂一代之法。
引證解釋
⒈ ?謂一代之法。
引《漢書·儒林傳序》:“﹝ 孔子 ﹞綴 周 之禮,因 魯 《春秋》,舉十二公行事,繩之以 文 武 之道,成一王法,至獲麟而止。”
《新唐書·文藝傳序》:“大歷 正元 間,美才輩出,擩嚌道真,涵泳圣涯,於是 韓愈 倡之, 柳宗元 李翱 皇甫湜 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嚴(yán),抵轢 晉 魏,上軋 漢 周,唐 之文完然為一王法,此其極也?!?br />《二程遺書》卷三:“孔子 知是理,故其志不欲為一王之法,欲為百王之通法?!?br />劉師培 《文說·記事》:“故《堯典》測(cè)天,《禹貢》治水,垂一王之法,布不刊之言?!?/span>
一王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dòng)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jìng):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fù)。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hào),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王 | wáng wàng | 王 | 4畫 | 基本字義 王 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hào),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hào):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 cháo )。 ⒉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lǐng):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其他字義 王 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統(tǒng)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great、king 造字法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chǎng)。法理。法紀(jì)。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duì)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dú)立參與民事活動(dòng),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huì)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shè)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一王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一王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