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恥
- 拼音yǒu chǐ
- 注音一ㄡˇ ㄔˇ
- 繁體有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有恥[ yǒu chǐ ]
⒈ ?有知恥之心。
引證解釋
⒈ ?有知恥之心。
引《論語·子路》:“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名浮猶有恥,味薄真自幸?!?br />明 李贄 《又與焦弱侯書》:“﹝ 鄭子玄 ﹞文雖不如其父子,而質實有恥,不肯講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廉恥》:“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zhàn),在小足以守矣?!?/span>
國語辭典
有恥[ yǒu chǐ ]
⒈ ?知恥,有羞恥心。
引《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br />《紅樓夢·第六九回》:「因此除了幾個知禮有恥的,余者或有與二門上小么們嘲戲的,甚至于與賈璉眉來眼去。」
有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有 | yǒu yòu | 月 | 6畫 | 基本字義 有 yǒu(一ㄡˇ) ⒈ ?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⒊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學問。 ⒍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 ⒎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⒏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其他字義 有 yòu(一ㄡˋ)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數(shù)之外再加零數(shù)。 異 |
恥 | chǐ | 耳 | 10畫 | 基本字義 恥 chǐ(ㄔˇ) ⒈ ?羞愧,羞辱:羞恥。雪恥。奇恥大辱。恥笑。恥罵。 異體字 恥 誀 造字法 形聲:從耳、止聲 English shame, humiliation; ashamed |
有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有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