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法三章
- 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 注音ㄩㄝ ㄈㄚˇ ㄙㄢ ㄓㄤ
- 繁體約法三章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約法三章[ yuē fǎ sān zhāng ]
⒈ ?泛稱訂立簡明的條約使人共同遵守。
例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三國演義》
英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 a new government;
引證解釋
⒈ ?后謂訂立簡明的條款,以資遵守。
引《史記·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漢書·刑法志》:“高祖 初入 關(guān),約法三章。”
《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安老爺、安太太,又因姑娘當(dāng)日在 青云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章,早吩咐過公子,沿路無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br />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既是他自己求上門來,總得給他個(gè)約法三章?!?/span>
國語辭典
約法三章[ yuē fǎ sān zhāng ]
⒈ ?語本原指漢高祖入咸陽,臨時(shí)制定三條法律,與民共守。后泛指事先約好或規(guī)定的事。
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br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網(wǎng)漏吞舟之魚,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br />《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因姑娘當(dāng)日在青云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章,早吩咐過公子沿路無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約法三章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章 | zhāng | 立 | 11畫 | 基本字義 章 zhāng(ㄓㄤ) ⒈ ?歌曲詩文的段落:章節(jié)。章句。樂章。章回體。順理成章。斷章取義。 ⒉ ?條目,規(guī)程:章程。章法。簡章。黨章。約法三章。 ⒊ ?修理:雜亂無章。 ⒋ ?花紋,文采:黑質(zhì)而白章。 ⒌ ?戳記:圖章。蓋章。 ⒍ ?佩帶的身上的標(biāo)志:袖章。領(lǐng)章?;照?。像章。 ⒎ ?奏本:奏章。本章。 ⒏ ?古同“彰”,彰明。 ⒐ ?姓。 異體字 嫜 樟 漳 暲 遧 障 鱆 漢英互譯 badge、chapter、order、sura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mposition; chapter, |
約 | yuē yāo | 纟 | 6畫 | 基本字義 約(約) yuē(ㄩㄝ) ⒈ ?繩子。 ⒉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⒊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⒋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⒌ ?邀請:約請。約集。 ⒍ ?節(jié)儉:節(jié)約。儉約。 ⒎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⒏ ?大略:約計(jì)。約莫。約略。 ⒐ ?算術(shù)上指用公因數(shù)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jǐn)?shù)簡化:約分。 其他字義 約(約) yāo(一ㄠ) ⒈ ?用秤稱:約約。約一下。 異體字 約 漢英互譯 about、agreeme |
三 | sān | 一 | 3畫 | 基本字義 三 sān(ㄙㄢ) ⒈ ?數(shù)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數(shù):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jì)。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dú)立參與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quán)利和承擔(dān)法律義務(wù)的社會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shè)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約法三章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約法三章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