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雉
- 拼音yuè zhì
- 注音ㄩㄝˋ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越雉[ yuè zhì ]
⒈ ?鷓鴣的別名。
⒉ ?古代越裳所產(chǎn)的白雉。相傳武王伐紂,四夷聞之,各修職貢,“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事見《太公金匱》、《后漢書·南蠻傳》。后遂用為進貢典。
引證解釋
⒈ ?鷓鴣的別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鷓鴣》。
引《禽經(jīng)》:“隋陽,越雉,鷓鴣也。”
賈祖璋 《鳥與文學(xué)·鷓鴣》:“越雉當(dāng)以形似雌雉,并產(chǎn)于南方之故?!?/span>
⒉ ?古代 越裳 所產(chǎn)的白雉。相傳 武王 伐 紂,四夷聞之,各修職貢,“越裳 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事見《太公金匱》、《后漢書·南蠻傳》。后遂用為進貢典。參見“越裳”。
引北周 庾信 《齊王進白兔表》:“光鮮 越 雉,色麗 秦 狐?!?/span>
越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雉 | zhì | 隹 | 13畫 | 基本字義 雉 zhì(ㄓˋ) ⒈ ?鳥,雄的羽毛很美,尾長;雌的淡黃褐色,尾較短。善走,不能久飛。肉可食,羽毛可做裝飾品。通稱“野雞”。 ⒉ ?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⒊ ?城墻:雉堞。 異體字 兕 垁 埃 搱 鴙 鶨 漢英互譯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 crenellated wall |
越 | yuè | 走 | 12畫 | 基本字義 越 yuè(ㄩㄝˋ) ⒈ ?度過,超出:越過。越冬。越級。越軌。越權(quán)。越境。越位。越獄。越俎代庖。 ⒉ ?聲音、情感揚起,昂揚:激越。聲音清越。 ⒊ ?表示程度加深:越發(fā)(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⒋ ?消散:“精神勞則越”。 ⒌ ?失墜,墜落:隕越。“射其左。越于車下”。 ⒍ ?中國古民族名:百越(亦作“百粵”)。 ⒎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后用作浙江省東部的別稱:越劇。越鳧楚乙(“乙”,燕子。喻對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 |
越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越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