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塞
- 拼音yú sài
- 注音ㄩˊ ㄙㄞˋ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榆塞[ yú sài ]
⒈ ?《漢書·韓安國(guó)傳》:“后蒙恬為秦侵胡,辟數(shù)千里,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于河?!焙笠蛞浴坝苋狈悍Q邊關(guān)、邊塞。
⒉ ?指山海關(guān)。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榆塞”泛稱邊關(guān)、邊塞。
引《漢書·韓安國(guó)傳》:“后 蒙恬 為 秦 侵胡,辟數(shù)千里,以 河 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 匈奴 不敢飲馬於 河?!?br />唐 駱賓王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yuǎn)從戎》詩(shī):“邊烽警榆塞,俠客度 桑乾。”
清 趙翼 《樹海歌》:“我行萬(wàn)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觀得未曾,榆塞 鄧林 詎足亞。”
寧調(diào)元 《秋興用草堂韻》:“叢祠明滅篝燈火,落日凄涼榆塞笳?!?/span>
⒉ ?指 山海關(guān)。參見“榆關(guān)”。
引明 夏完淳 《大哀賦》:“出 榆塞 而草黃,墜犂天而云黑?!?br />清 顧炎武 《永平》詩(shī):“榆塞 晚花重發(fā)后, 灤河 秋雁獨(dú)飛初?!?br />清 納蘭性德 《念奴嬌·宿漢兒村》詞:“無(wú)情野火,趁西風(fēng)燒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來(lái)冰雪里,冷入鬢絲吹老。”
國(guó)語(yǔ)辭典
榆塞[ yú sài ]
⒈ ?邊塞。古時(shí)于邊境種植榆樹以為要塞。
引唐·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yuǎn)從戎〉詩(shī):「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干?!?/span>
榆塞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榆 | yú | 木 | 13畫 | 基本字義 榆 yú(ㄩˊ) ⒈ ?落葉喬木,實(shí)扁圓,木材堅(jiān)實(shí),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莢。榆錢兒(即“榆莢”,像小銅錢)。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為黏劑)。榆塞(古稱邊塞植榆,故稱邊塞為“榆塞”)。桑榆暮景。 ⒉ ?姓。 異體字 楡 崳 造字法 形聲:從木、俞聲 English elm tree |
塞 | sāi sài sè | 土 | 13畫 | 基本字義 塞 sāi(ㄙㄞ) ⒈ ?堵,填滿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規(guī)。 ⒉ ?堵住器物口的東西:活塞。塞子。 其他字義 塞 sài(ㄙㄞˋ) ⒈ ?邊界上險(xiǎn)要地方:要塞。關(guān)塞。塞外。邊塞。塞翁失馬。 其他字義 塞 sè(ㄙㄜˋ) ⒈ ?義同(一),用于若干書面語(yǔ)詞:閉塞。阻塞。搪塞。塞責(zé)。頓開茅塞。 異體字 ? ? 揌 簺 賽 漢英互譯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fill in、stopper、stuff、tuck 造字法 會(huì)意兼形聲:從土、寒省聲 English stop up, block, seal, cork; pass |
榆塞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榆塞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