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笏
- 拼音zān hù
- 注音ㄗㄢ ㄏㄨ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簪笏[ zān hù ]
⒈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
引證解釋
⒈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
引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序:“簪笏成行,貂纓在席。”
唐 杜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之三:“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br />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山谷 ‘簡編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聯(lián)句‘爵勛逮僮隸,簪笏自懷繃’?!?br />清 方文 《壽姊氏姚夫人六十》詩之二:“簪笏夫家貴, 河 山嫂氏賢?!?/span>
國語辭典
簪笏[ zān hù ]
⒈ ?冠簪與手版,為古代仕宦者所用,故比喻為官貴顯。
引唐·王勃〈滕王閣序〉:「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
唐·白居易〈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弟兄俱簪笏,新升嫜衣巾。」
簪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簪 | zān | 日 | 18畫 | 基本字義 簪 zān(ㄗㄢ) ⒈ ?用來綰住頭發(fā)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發(fā)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簪紳。 ⒉ ?插,戴:簪戴。簪菊。簪筆(古人朝見,插筆于冠,以備記事)。簪笏(古代笏以記事,簪筆以備寫,臣僚奏事執(zhí)笏簪筆。故亦稱做官)。 異體字 兂 簮 漢英互譯 hairpin 造字法 形聲:從竹、聲 English 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
笏 | hù | 竹 | 10畫 | 基本字義 笏 hù(ㄏㄨˋ) ⒈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朝( cháo )笏?!熬┱滓嵤鍎t,怫然曳笏卻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cepter 造字法 形聲:從竹、勿聲 English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
簪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簪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