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紗
- 拼音zào shā
- 注音ㄗㄠˋ ㄕㄚ
- 繁體皂紗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皂紗[ zào shā ]
⒈ ?亦作“皂紗”。
⒉ ?黑色的紗。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皁紗”。黑色的紗。
引《晉書·輿服志》:“其釋奠先圣,則皂紗袍,絳緣中衣?!?br />《北史·周紀(jì)下·高祖》:“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dǎo)?!?br />宋 王禹偁 《道服》詩:“楮符布褐皁紗巾,曾奉西垣寓直人?!?br />《金史·輿服志下》:“年老者以皁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謂之玉逍遙?!?br />《水滸傳》第八回:“當(dāng)時(shí) 董超 便和酒保徑到閣兒內(nèi)看時(shí),見坐著一個(gè)人,頭戴頂萬字頭巾,身穿領(lǐng)皂紗背子?!?/span>
皂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皂 | zào | 白 | 7畫 | 基本字義 皂 zào(ㄗㄠˋ) ⒈ ?黑色:皂靴。不分皂白(喻不問是非)。 ⒉ ?差役:皂隸(古代賤役,后專以稱衙門里的差役)。 異體字 皁 漢英互譯 black、soap 相關(guān)字詞 白 造字法 會(huì)意:從白、從七 English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
紗 | shā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紗(紗) sh?。è炸冢?⒈ ?用棉麻纖維、化學(xué)纖維等紡成的細(xì)縷,用它可以捻成線或織成布:棉紗。紡紗。 ⒉ ?經(jīng)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紗。窗紗。紗布。紗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后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 ⒊ ?像紗布的:鐵紗。塑料紗。 異體字 紗 漢英互譯 gauze、voile、yarn 造字法 形聲:從纟、少聲 English gauze, thin silk; yarn, thread |
皂紗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皂紗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