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斑
- 拼音zhè gū bān
- 注音ㄓㄜˋ ㄍㄨ ㄅㄢ
- 繁體鷓鴣斑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鷓鴣斑[ zhè gū bān ]
⒈ ?香名。
⒉ ?茶盞名。因有鷓鴣斑點的花紋,故稱。
⒊ ?形似鷓鴣斑點的花紋。
引證解釋
⒈ ?香名。
引宋 黃庭堅 《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之二:“螺甲割 崑崙 耳,香材屑鷓鴣斑?!?br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鷓鴣斑香,亦得之于 海南 沉水、蓬萊及絶好箋香中,槎牙輕鬆,色褐黑而有白斑點點,如鷓鴣臆上毛,氣尤清婉似蓮花。”
元 王逢 《呂充閭復亨自陜還予過之懷文會于時康傷家徙于事連且慶其世德有在而子孫保全也賦詩留希尚之等》:“為醉阿咸狂走筆,鬢絲香拂鷓鴣斑?!?/span>
⒉ ?茶盞名。因有鷓鴣斑點的花紋,故稱。參閱 清 朱琰 《陶說》。
引宋 楊萬里 《和羅巨濟<山居>》之三:“自煎蝦蠏眼,同瀹鷓鴣斑。”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酒注嫩鵝黃,茶點鷓鴣斑。”
顧肇倉 注:“鷓鴣斑, 福建 特製的一種茶碗,上面有鷓鴣斑點的花紋?!?/span>
⒊ ?形似鷓鴣斑點的花紋。
引明 史謹 《謝郭舍人贈班竹杖》詩:“鄉(xiāng)日曾沾妃子淚,至今猶帶鷓鴣斑?!?br />亦省稱“鷓斑”。 宋 楊萬里 《陳蹇叔郎中出閩漕別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詩:“鷓斑椀面云縈宇,兔褐甌心雪作泓?!?/span>
鷓鴣斑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鷓 | zhè | 鳥 | 16畫 | 基本字義 鷓(鷓) zhè(ㄓㄜˋ) ⒈ ?〔鷓鴣〕鳥,背部和腹部黑白兩色相雜,雄的有翅,雌的無翅。吃昆蟲、蚯蚓、植物的種子。棲息于生有灌叢和疏樹的山地。 異體字 鷓 造字法 形聲:從鳥、庶聲 English partridge |
鴣 | gū | 鳥 | 10畫 | 基本字義 鴣(鴣) gū(ㄍㄨ) ⒈ ?〔鷓鴣〕見“鷓”。 ⒉ ?〔鵓鴣〕見“鵓”。 異體字 鴣 ? 造字法 形聲:從古、鳥聲 English species of Taiwan pigeon |
斑 | bān | 文 | 12畫 | 基本字義 斑 bān(ㄅㄢ) ⒈ ?一種顏色中夾雜的別種顏色的點子或條紋:斑點。斑紋。斑斕。雀斑。斑禿。斑白。斑竹。斑駁(色彩錯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喻從看到的一部分,推測全貌)。 異體字 ? 辬 斒 漢英互譯 speckle、spot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mottled, striped, freckle |
鷓鴣斑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鷓鴣斑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