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婚
- 拼音zhèng hūn
- 注音ㄓㄥˋ ㄏㄨㄣ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正婚[ zhèng hūn ]
⒈ ?亦作“正昏”。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正昏”。指符合禮制的婚配。古人一般以男子二十歲至三十歲、女子十五歲至二十歲于春秋兩季嫁娶為正婚。 晉 孔晁 《答馬昭》:“晁 曰:‘有女懷春’,謂女無(wú)禮,過(guò)時(shí)故思;‘春日遲遲’,蠶桑始起,女心悲矣;‘嘒彼小星’,喻妾侍從夫人;‘蔽芾其樗’,喻行遇惡人;‘熠燿其羽’,喻嫁娶盛飾。皆非仲春嫁娶之候。
引玄 據(jù)期盡之教,以為正婚,則奔者不禁,過(guò)於是月窮矣。”
《詩(shī)·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時(shí)也” 唐 孔穎達(dá) 疏:“毛 以卒章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為蕃育法,二章為男年二十八九、女年十八九,首章謂男年二十六七、女年十六七,以梅落喻年衰,則未落宜據(jù)男年二十五、女年十五矣。則 毛 以上二章陳年盛正昬之時(shí),卒章蕃育法,雖在期盡,亦是及時(shí)?!?br />《詩(shī)·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毛 傳“春,不暇待秋也” 唐 孔穎達(dá) 疏:“《傳》以秋冬為正昬。此云春者,此女年二十期已盡,不暇待秋也?!?br />《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huì)男女” 唐 賈公彥 疏:“舉正昬以刺時(shí)?!?/span>
正婚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正 | zhèng zhēng | 止 | 5畫(huà) | 基本字義 正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與“歪”相對(duì):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則的:正當(dāng)( dāng )。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⒋ ?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懷。 ⒌ ?表示動(dòng)作在進(jìn)行中:他正在開(kāi)會(huì)。 ⒍ ?兩者相對(duì),好的、強(qiáng)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duì),與“副”相對(duì):正面。正本。 ⒎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⒏ ?改去偏 |
婚 | hūn | 女 | 11畫(huà) | 基本字義 婚 hūn(ㄏㄨㄣ) ⒈ ?男女結(jié)為夫婦:結(jié)婚。新婚。已婚。婚姻?;榧s?;槎Y。婚變?;槿??;橥鈶?。離婚。 異體字 ? 昏 漢英互譯 marry、wed、wedding 造字法 形聲:從女、昏聲 English get married; marriage, wedding |
正婚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正婚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