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臘
- 拼音zhèng là
- 注音ㄓㄥˋ ㄌㄚˋ
- 繁體正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正臘[ zhèng là ]
⒈ ?指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舉行的祭祀。因是日為臘日,故稱。
引證解釋
⒈ ?指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舉行的祭祀。因是日為臘日,故稱。
引《東觀漢記·張酺傳》:“適會正臘,公卿罷朝,俱賀歲?!?br />晉 虞預(yù) 《會稽典錄》:“﹝ 陳脩 ﹞家貧,為吏,常步儋上下。恆食乾糒。每至正臘,僵臥不起?!?br />《資治通鑒·漢宣帝神爵四年》:“母( 嚴(yán)延年 之母)畢正臘。”
正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正 | zhèng zhēng | 止 | 5畫 | 基本字義 正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則的:正當(dāng)( dāng )。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⒋ ?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懷。 ⒌ ?表示動作在進(jìn)行中:他正在開會。 ⒍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正面。正本。 ⒎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⒏ ?改去偏 |
臘 | là xī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臘(臘) là(ㄌㄚˋ) ⒈ ?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⒉ ?冬天(多在臘月)腌制后風(fēng)干或熏干的肉:臘肉。臘魚。臘味。 ⒊ ?姓。 其他字義 臘 xī(ㄒ一) ⒈ ?干肉:“噬臘肉,遇毒?!?⒉ ?晾干:“燃得而臘之以為餌?!?⒊ ?皮膚皴皺。 異體字 臘 昔 造字法 形聲:從月、昔聲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
正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正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