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 拼音zhèng zuò
- 注音ㄓㄥˋ ㄗㄨㄛ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正坐[ zhèng zuò ]
⒈ ?端坐;正身而坐。
引證解釋
⒈ ?端坐;正身而坐。
引《莊子·庚桑楚》:“南榮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yè),以及此言邪?’”
《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若并時進(jìn)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
宋 曾鞏 《寶月大師塔銘》:“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br />《再生緣》第六回:“只見 鄔必凱 與 神武真人,端身正坐,兩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劍戟森森?!?/span>
正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坐 | zuò | 土 | 7畫 | 基本字義 坐 zuò(ㄗㄨㄛˋ) ⒈ ?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⒉ ?乘,搭:坐車。坐船。 ⒊ ?堅守,引申為常駐,不動:“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坐莊。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 ⒍ ?物體向后施壓力:房頂往后坐。 ⒎ ?介詞,因,由于, |
正 | zhèng zhēng | 止 | 5畫 | 基本字義 正 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則的:正當(dāng)( dāng )。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⒋ ?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懷。 ⒌ ?表示動作在進(jìn)行中:他正在開會。 ⒍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正面。正本。 ⒎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⒏ ?改去偏 |
正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正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