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圻
- 拼音zhě qí
- 注音ㄓㄜˇ ㄑ一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赭圻[ zhě qí ]
⒈ ?山嶺名。在今安徽繁昌西。晉桓溫曾于其麓筑赭圻城。
引證解釋
⒈ ?山嶺名。在今 安徽 繁昌 西。 晉 桓溫 曾于其麓筑 赭圻城。
引《晉書·桓溫傳》:“隆和 初,詔徵 溫,溫 至 赭圻,詔又使尚書 車灌 止之, 溫 遂城 赭圻 居之?!?br />唐 王維 《送邢桂州》詩:“赭圻 將 赤岸,擊汰復揚舲?!?br />清 吳偉業(yè) 《八風詩》:“捩柁引船 濡口 利,禡牙揮扇 赭圻 功。”
赭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赭 | zhě | 赤 | 15畫 | 基本字義 赭 zhě(ㄓㄜˇ) ⒈ ?紅褐色:赭石(礦物,土狀赤鐵礦,可做顏料)。赭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 漢英互譯 reddish brown 造字法 形聲:從赤、者聲 English reddish brown; hematite; ochre |
圻 | qí yín | 土 | 7畫 | 基本字義 圻 qí(ㄑ一ˊ) ⒈ ?地的邊長。 ⒉ ?方千里之地:“今土數(shù)圻而郢是城,不亦難乎”。 其他字義 圻 yín(一ㄣˊ) ⒈ ?古同“垠”,邊際。 異體字 垠 磯 造字法 形聲:從土、斤聲 English border, boundary |
赭圻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赭圻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