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制誥
- 拼音zhī zhì gào
- 注音ㄓ ㄓˋ ㄍㄠˋ
- 繁體知制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知制誥[ zhī zhì gào ]
⒈ ?掌管起草誥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書舍人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職者,則稱某官知制誥。開元末,改翰林供奉為學士院,翰林入院一歲,則遷知制誥,專掌內命,典司詔誥。宋代因之,為清要之職。明代翰林學士或內閣學士,得兼此職。清代廢。
引證解釋
⒈ ?掌管起草誥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 初以中書舍人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職者,則稱某官知制誥。 開元 末,改翰林供奉為學士院,翰林入院一歲,則遷知制誥,專掌內命,典司詔誥。 宋 代因之,為清要之職。 明 代翰林學士或內閣學士,得兼此職。 清 代廢。
引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 權德輿 ﹞轉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詞九年,以類集為五十卷,天下稱其能。”
《舊唐書·韋郊傳》:“郊 文學尤高,累歷清顯。自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官職上》:“唐 之中書舍人, 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起草,故 韋承慶 下筆立成, 鄭畋 動無凝思,人以為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一:“宋 制:知制誥必召試中書而后除,欲觀其敏也。其不試者,號為異禮?!?/span>
國語辭典
知制誥[ zhī zhì gào ]
⒈ ?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知制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制 | zhì | 刂 | 8畫 | 基本字義 制(製) zhì(ㄓˋ) ⒈ ?規(guī)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⒉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jié)制。制動。制海權。 ⒊ ?法規(guī),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⒋ ?依照規(guī)定的標準做的:制錢(中國明、清兩代稱本朝的銅錢)。制服。 ⒌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誥。 ⒍ ?古代父母死亡守喪;守制。 ⒎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圖。制革。制版。如法炮( páo )制。 異體字 剬 製 漢英互譯 make、manufacture、r |
知 | zhī zhì | 矢 | 8畫 | 基本字義 知 zhī(ㄓ) ⒈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 ⒋ ?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義 知 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異體字 智 漢英互 |
誥 | gào | 讠 | 9畫 | 基本字義 誥(誥) gào(ㄍㄠˋ) ⒈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誥命。誥封。 ⒉ ?告誡,勉勵:自誥。誥誡。 ⒊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誥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異體字 誥 造字法 形聲:從讠、告聲 English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
知制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知制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