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
- 拼音zhuàng dà
- 注音ㄓㄨㄤˋ ㄉㄚˋ
- 繁體壯大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壯大[ zhuàng dà ]
⒈ ?長大成人。
例諸子壯大,未能以有室家。——王安石《上執(zhí)政書》
英grow to manhood;
⒉ ?變得強(qiáng)大;使強(qiáng)大。
例壯大隊(duì)伍。
英strengthen;
⒊ ?龐大;宏偉。
例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北齊書》
英bulky; grand;
⒋ ?粗大;粗壯結(jié)實(shí)。
例生得壯大高粗。
英thick; sturdy;
引證解釋
⒈ ?長大成人。
引《漢書·元帝紀(jì)》:“﹝ 孝元皇帝 ﹞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br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四》:“日磾 二子皆為上弄兒,其后弄兒壯大不謹(jǐn),自殿下與宮人戲, 石磾 見之即殺之。”
宋 王安石 《上執(zhí)政書》:“今閑老矣,日夜惟諸子壯大,未能以有室家;而某之兄嫂尚皆客殯而不葬也,其心有不樂於此。”
⒉ ?變得強(qiáng)大;使強(qiáng)大。
引毛澤東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我們的黨已經(jīng)從兩條路線的斗爭中鞏固和壯大起來了?!?/span>
例如:壯大革命隊(duì)伍。
⒊ ?龐大;宏偉。
引《北齊書·武成帝紀(jì)》:“又有神見於后園 萬壽堂 前山穴中,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兩齒絶白,長出於脣。”
宋 曾鞏 《擬峴臺記》:“其外連山高陵,野林荒墟,遠(yuǎn)近高下,壯大閎廓,怪奇可喜之觀,環(huán)撫之東南者,可坐而見也?!?/span>
⒋ ?粗大;粗壯結(jié)實(shí)。
引《南史·垣護(hù)之傳》:“蒼梧 明夕自至領(lǐng)府扣門,欲害帝。帝嘗以書案下安鼻為楯,以鐵為書鎮(zhèn)如意,甚壯大,以備不虞,欲以代杖?!?br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兩個更夫,一個生得頂高細(xì)長,叫著‘杉槁尖子 張三 ’;一個生得壯大高粗,叫著‘壓油墩子 李四 ’。”
魯迅 《彷徨·祝?!罚骸翱此舆€周正,手腳都壯大。”
國語辭典
壯大[ zhuàng dà ]
⒈ ?雄偉、龐大。
引《北齊書·卷七·武成帝紀(jì)》:「又有神見于后園萬壽堂前山穴中,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兩齒絕白,長出于唇?!?/span>
⒉ ?粗壯、結(jié)實(shí)。
引《南史·卷二五·垣護(hù)之傳》:「帝嘗以書案下安鼻為楯,以鐵為書鎮(zhèn)如意,甚壯大,以備不虞,欲以代杖?!?br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個生得壯大黑粗,叫作壓油墩子李四。」
⒊ ?長大成人。
引《漢書·卷九·元帝紀(jì)》:「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span>
⒋ ?強(qiáng)盛。
例如:「國軍陣容日益精實(shí)壯大?!?/span>
近強(qiáng)大 強(qiáng)盛
反減弱 削弱 衰弱 弱小
壯大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壯 | zhuàng | 士 | 6畫 | 基本字義 壯(壯) zhuàng(ㄓㄨㄤˋ) ⒈ ?大,有力,強(qiáng)盛:強(qiáng)壯。壯士。壯心。壯烈。壯美。兵強(qiáng)馬壯。 ⒉ ?增加勇氣和力量:壯膽。壯行( xíng )。以壯聲勢。 ⒊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及云南、四川、貴州等?。ㄅf作“僮”):壯族。壯錦。壯歌。 異體字 壯 壵 漢英互譯 strong、able-bodied 造字法 形聲:從土、丬聲 English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
大 | dà dài tài | 大 | 3畫 | 基本字義 大 dà(ㄉㄚˋ)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qiáng)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yuǎn):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