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黃
- 拼音zhú huáng
- 注音ㄓㄨˊ ㄏㄨㄤˊ
- 繁體竹黃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竹黃[ zhú huáng ]
⒈ ?中藥名。也稱竹膏。為大竹枝節(jié)中的分泌物。
⒉ ?一種竹制工藝品,也稱翻黃,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引證解釋
⒈ ?中藥名。也稱竹膏。為大竹枝節(jié)中的分泌物。
引宋 沉括 《夢溪補(bǔ)筆談·藥議》:“嶺 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澗中水皆有毒,唯此水無毒,土人陸行多飲之,至深冬則凝結(jié)如玉,乃‘天竹黃’也……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而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后採拾以供藥品,不若生得者為善。”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竹黃》:“竹黃出于大竹之津氣結(jié)成,其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span>
⒉ ?一種竹制工藝品,也稱翻黃,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國語辭典
竹黃[ zhú huáng ]
⒈ ?一種中藥。甘寒無毒,有清腦鎮(zhèn)靜之功、祛痰鎮(zhèn)咳之效。
引宋·僧贊寧《筍譜·二之出·鏞竹筍》:「一說竹黃是南海邊竹內(nèi)塵沙加于竹,凝結(jié)成致竹兼筍,皆療風(fēng)疾?!?/span>
⒉ ?一種工藝品。以竹筒加工制成果盒、文具盒等。
竹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竹 | zhú | 竹 | 6畫 | 基本字義 竹 zhú(ㄓㄨˊ) ⒈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jié),中間是空的,質(zhì)地堅(jiān)硬,種類很多??芍破魑铮挚勺鼋ㄖ牧希褐褡?。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⒉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⒊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amboo 造字法 象形:像竹形 English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
黃 | huáng | 黃 | 11畫 | 基本字義 黃 huáng(ㄏㄨㄤˊ) ⒈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⒉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zāi)。治黃。黃泛區(qū)。 ⒊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黃老(黃帝和老子)。炎黃子孫。 ⒋ ?事情失敗或計(jì)劃不能實(shí)現(xiàn):事情黃了。 ⒌ ?姓。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 surname |
竹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竹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