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然
- 拼音zhuó rán
- 注音ㄓㄨㄛˊ ㄖ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灼然[ zhuó rán ]
⒈ ?明顯貌。
⒉ ?焦急貌。
⒊ ?囂張貌。
⒋ ?晉代舉試科目名,為九品中正的第二品。
引證解釋
⒈ ?明顯貌。
引漢 徐干 《中論·審大臣》:“文王 之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br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今若泄江湖之水,則二堰尤宜先復,不復則運河將見涸而糧運不可行,此灼然之利害也。”
明 方孝孺 《上胡先生書》之一:“人之垂令名於當世者,豈易得哉?蓋其才灼然有過於人。”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形狀歷久,猶灼然陳於目前?!?/span>
⒉ ?焦急貌。
引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章丞相 作慚,灼然而語公曰:‘是必以衣服故得罪矣,然愿少留?!?br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春秋書賊》:“盾 知跡不可掩,灼然使 穿 逆 成公?!?/span>
⒊ ?囂張貌。
引《明史·西域傳三·大慈法王》:“綽吉我些兒 輩出入豹房,與權(quán)倖雜處,氣焰灼然。”
⒋ ?晉 代舉試科目名,為九品中正的第二品。
引《晉書·溫嶠傳》:“后舉秀才、灼然?!?br />《晉書·良吏傳·鄧攸》:“舉灼然二品,為 吳王 文學,歷太子洗馬、 東海王 越 參軍。”
國語辭典
灼然[ zhuó rán ]
⒈ ?明白、清楚。
引《書經(jīng)·呂刑》漢·孔安國·傳:「灼然彰著四方,故天下之士無不惟德之勤。」
晉·劉寔〈崇讓論〉:「推讓之風行,則賢與不肖灼然殊矣?!?/span>
灼然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灼 | zhuó | 火 | 7畫 | 基本字義 灼 zhuó(ㄓㄨㄛˊ) ⒈ ?燒,炙:灼熱。灼傷(燒傷)。焦灼。心急如灼。 ⒉ ?明白透徹:真知灼見。 ⒊ ?鮮明:灼灼。灼亮。灼然。 異體字 燋 漢英互譯 bright、burn、luminous、scorch 造字法 形聲:從火、勺聲 English burn; broil; cauterize; bright |
然 | rán | 灬 | 12畫 | 基本字義 然 rán(ㄖㄢˊ) ⒈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⒉ ?以為對,答應(yīng),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⒊ ?這樣,如此:當然。然后。然則。 ⒋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⒌ ?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顯然。忽然。飄飄然。 ⒍ ?古同“燃”。 異體字 ? 嘫 肰 燃 漢英互譯 but、correct、however、like that、right、so 造字法 形聲:從灬、聲 |
灼然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灼然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