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外
- 拼音zì wài
- 注音ㄗˋ ㄨㄞ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自外[ zì wài ]
⒈ ?自認為處在某個范圍之外,或者處于對立的方面。
英keep out of;
引證解釋
⒈ ?自視為外人;自行疏遠。
引《史記·刺客列傳》:“光 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於宮?!?br />南朝 梁武帝 《答袁昂詔》:“朕遺射鉤,卿無自外?!?br />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二書》:“此事屑屑,不足為長者言。然辱愛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門下,故復(fù)陳説?!?br />清 包世臣 《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唯厚辱推許,相期以古人,不敢自外,敬陳所聞,以供采擇?!?/span>
⒉ ?置身于事物之外。
引唐 韓愈 《感春》詩之二:“為此徑須沽酒飲,自外天地棄不疑?!?br />明 劉基 《雙清詩序》:“上人雖欲自外於物,而物不能外之也?!?/span>
⒊ ?自別;自異。
引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nóng)》:“前日為端午,家懸蒲艾,盛于往年,敝寓亦懸一束,以示不敢自外生成之意?!?/span>
⒋ ?猶此外。
引《北史·后妃傳論》:“武成 好內(nèi),并具其員,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為散號?!?br />《北齊書·恩倖傳·穆提婆》:“自 武平 之后, 令萱 母子勢傾內(nèi)外矣。庸劣之徒皆重跡屏氣焉。自外殺生予奪不可盡言?!?/span>
⒌ ?對外。
引《南史·蕭子云傳》:“性吝,自外答餉不書好紙,好事者重加賂遺,以要其答?!?/span>
⒍ ?猶在外。
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欒氏 自外,子在位,其利多矣?!?/span>
國語辭典
自外[ zì wài ]
⒈ ?置身于事外。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在下若再推托,反是自外了?!?/span>
自外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自 | zì | 自 | 6畫 | 基本字義 自 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滿。自詡。自餒。自重( zhòng )。自尊。自謙。自覺( jué )。自疚。自學(xué)。自圓其說。自慚形穢。自強不息。 ⒉ ?從,由:自從。自古以來。 ⒊ ?當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滅。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nèi)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rom、since、oneself、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
外 | wài | 夕 | 5畫 | 基本字義 外 wài(ㄨㄞˋ) ⒈ ?與“內(nèi)”、“里”相對:外邊。外因。里應(yīng)(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⒉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⒊ ?指“外國”:外域。外賓。外商。 ⒋ ?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外公。外婆。外甥。 ⒌ ?稱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⒍ ?稱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⒎ ?關(guān)系疏遠的:外人。 ⒏ ?對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號(綽號)。外史(指正史 |
自外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自外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