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
- 拼音zǔ dòu
- 注音ㄗㄨˇ ㄉㄡ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俎豆[ zǔ dòu ]
⒈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huì)時(shí)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英dish and platter;
⒉ ?指奉祀。
例俎豆千秋。
英offer sacrifices to;
引證解釋
⒈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shí)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
引漢 班固 《東都賦》:“獻(xiàn)酬交錯(cuò),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詠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張英死后之榮》:“又賜 文端 祠聯(lián)云:風(fēng)度猶存,典禮煥千秋俎豆;師模如在,忠忱垂奕葉箕裘?!?/span>
⒉ ?謂祭祀,奉祀。
引《論語·衛(wèi)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br />《莊子·庚桑楚》:“今以 畏壘 之細(xì)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間,我其杓之人邪!”
唐 柳宗元 《游黃溪記》:“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span>
⒊ ?引申指崇奉。
引清 沉濤 《交翠軒筆記》卷二:“真可為俎豆 歷下 者下一鍼砭。”
國語辭典
俎豆[ zǔ dòu ]
⒈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shí),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
引《論語·衛(wèi)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span>
⒉ ?祭祀、奉祀。
引《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xì)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閑,我其杓之人邪?」
唐·柳宗元〈游黃溪記〉:「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
俎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俎 | zǔ | 人 | 9畫 | 基本字義 俎 zǔ(ㄗㄨˇ) ⒈ ?古代祭祀時(shí)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⒉ ?切肉或切菜時(shí)墊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⒊ ?姓。 異體字 且 爼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半肉在且上 English chopping board or block; painted |
豆 | dòu | 豆 | 7畫 | 基本字義 豆 dòu(ㄉㄡˋ) ⒈ ?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樹”、“黃豆”、“綠豆”、“紅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統(tǒng)稱豆類植物,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豆科。豆子。豆莢(豆角兒)。豆?jié){。豆綠。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⒉ ?形狀像豆粒的東西:土豆兒。 ⒊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俎豆。 ⒋ ?姓。 異體字 痘 ? 梪 荳 漢英互譯 bean、legumina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eans, peas; bean-shaped |
俎豆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俎豆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