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
- 拼音zuì lǐ
- 注音ㄗㄨㄟˋ ㄌ一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檇李[ zuì lǐ ]
⒈ ?果名。李子的一種品種,果實皮鮮紅,汁多,味甜,以浙江桐鄉(xiāng)出產(chǎn)的最著名。
英plum;
⒉ ?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興縣一帶。
英Zuili;
引證解釋
⒈ ?果名。李子的一種。果皮紅紫色,肉多漿質(zhì),味甘美。 浙江省 嘉興、桐鄉(xiāng) 一帶所產(chǎn)最有名。
⒉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嘉興 西南。
引《春秋·定公十四年》:“五月, 於越 敗 吳 于 檇李。”
杜預 注:“檇李,吳郡 嘉興縣 南 醉李城?!?br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不料近年以來,兵連 吳 地,始擊之于 檇李,復敗于 姑蘇?!?br />清 俞兆晟 《吳宮曲》:“軍聲殷殷來 檇李,犀甲晶瑩照秋水?!?/span>
國語辭典
檇李[ zuì lǐ ]
⒈ ?一種李子。皮色鮮紅,肉富漿質(zhì),味甘美,以浙江嘉興、桐鄉(xiāng)一帶所產(chǎn)最佳。
⒉ ?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嘉興縣,春秋時越曾敗吳于此。
檇李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檇 | zuì | 木 | 16畫 | 基本字義 檇 zuì(ㄗㄨㄟˋ) ⒈ ?同“槜”。 異體字 ? 槜 欈 English wooden rammer or pestle; place |
李 | lǐ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李 lǐ(ㄌ一ˇ) ⒈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 ⒉ ?姓。 ⒊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異體字 ? 造字法 會意:從木、從子 English plum; judge; surname |
檇李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檇李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