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墩
- 拼音zuò dūn
- 注音ㄗㄨㄛˋ ㄉㄨㄣ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坐墩[ zuò dūn ]
⒈ ?瓷制的坐具,多為鼓形或覆盂形。
引證解釋
⒈ ?瓷制的坐具,多為鼓形或覆盂形。 清 朱琰 《陶說(shuō)·說(shuō)器下》:“漏空花紋填五彩坐墩。五彩實(shí)填花紋坐墩。填畫(huà)藍(lán)地五彩坐墩。青花白地坐墩。冰裂紋坐墩。
引《博物要覽》:漏空花紋,填以五采,華若云錦,又以五采實(shí)填花紋,絢艷悅目,二種皆深,青地子有藍(lán)地,填畫(huà)五采,如石青剔花,有青花白地,有冰裂紋者,種種式樣,非前代曾有。按, 宋 學(xué)士 王珪 召對(duì) 蕋珠殿,設(shè)紫花坐墩命坐……坐墩亦如覆盂形,故以是名從土者。”
坐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坐 | zuò | 土 | 7畫(huà) | 基本字義 坐 zuò(ㄗㄨㄛˋ) ⒈ ?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pán)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⒉ ?乘,搭:坐車(chē)。坐船。 ⒊ ?堅(jiān)守,引申為常駐,不動(dòng):“楚人坐其北門(mén),而覆諸山下”。坐莊。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duì)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 ⒍ ?物體向后施壓力:房頂往后坐。 ⒎ ?介詞,因,由于, |
墩 | dūn | 土 | 15畫(huà) | 基本字義 墩 dūn(ㄉㄨㄣ) ⒈ ?土堆:土墩。 ⒉ ?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lèi)器具)。樹(shù)墩。 ⒊ ?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⒋ ?古同“蹲”。 異體字 墪 敦 漢英互譯 frusta 造字法 形聲:從土、敦聲 English heap, mound, block of stone |
坐墩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坐墩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