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梃tǐng(ㄊ一ㄥˇ)
⒈ ?棍棒。
其他字義
梃tìng(ㄊ一ㄥˋ)
⒈ ?殺豬后,在豬腿上劃一個口子,用鐵棍貼著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氣,使豬皮繃緊,以便去毛:梃豬。
⒉ ?梃豬時用的鐵棍。
造字法
形聲:從木、廷聲
English
a club; a stalk; straight
基本詞義
◎ 梃 tǐng
〈名〉
(1) 棍棒 [wooden stick]
梃,杖也。——《廣雅·釋器》。朱駿聲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梃刃(棍棒與刀);梃棒(棍棒);梃擊(用棍棒毆擊)
(3) 指門框、窗框或門扇、窗扇兩側(cè)直立的邊框 [frame]。
(4) 如:門梃;窗梃
詞性變化
◎ 梃 tǐng
〈量〉
(1) 竿狀物的計量單位,相當(dāng)于“桿”、“支” [pole]
甘蔗百梃?!段簳?/p>
(2) 另見 tìng
基本詞義
◎ 梃 tìng
〈動〉
屠宰豬后,為了除毛,在豬的腿上割一個口子,用鐵棍貼著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氣,使豬皮繃緊 [poke a hole on the slain pig]
詞性變化
◎ 梃 tìng
〈名〉
(1) 往豬皮內(nèi)捅的鐵棍 [iron stick]
(2) 另見 t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