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三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yuǎn)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fù)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注釋
譯文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時,雞又爭又斗。
把雞趕上了樹端,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yuǎn)地歸來。
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說:“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zhàn)爭尚未停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 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吟唱完畢,我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注釋
正,一作“忽”。斗爭,爭斗;搏斗。一作“正生”。
柴荊,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最初的叩門聲為雞聲所掩,這時才聽見,所以說“始聞”。按養(yǎng)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对娊?jīng)》說“雞棲于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于樹。石聲漢《齊民要術(shù)今釋》謂“黃河流域養(yǎng)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以杜甫詩中還有‘驅(qū)雞上樹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fù)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云“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guān)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于將曉時,而云“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qū)雞上樹,等于趕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
問,問遺,即帶著禮物去慰問人,以物遙贈也叫做“問”。父老們帶著酒來看杜甫,所以說“問我”。
榼(kē),酒器。濁清,指酒的顏色。
苦辭酒味薄,是說苦苦地以酒味劣薄為辭。苦辭,就是再三地說,覺得很抱歉似的,寫出父老們的淳厚。下面并說出酒味薄的緣故??噢o、苦憶、苦愛等也都是唐人習(xí)慣語,劉叉《答孟東野》詩:“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都不含痛苦或傷心的意思。苦,一作“莫”。黍(shǔ),黍子。
兵革,一作“兵戈”,指戰(zhàn)爭。童,一作“郎”。
請為父老歌,一來表示感謝,二來寬解父老。但因為是強(qiáng)為歡笑,所以“歌”也就變成了“哭”。“艱難”句就是歌詞?!捌D難”二字緊對父老所說的苦況。來處不易,故曰艱難。惟其出于艱難,故見得情深,不獨(dú)令人感,而且令人愧。從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質(zhì)對詩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個“自比稷與契”、“窮年憂黎元”的詩人,這時又正作左拾遺,面對著這災(zāi)難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還喝著他們的酒,不得不嘆,不得不仰天而嘆以至淚流滿面。
創(chuàng)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五月,剛?cè)巫笫斑z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閏八月,便命他離開鳳翔。詩人此行從鳳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由于兵荒馬亂,情況不明,傳說紛紜,杜甫當(dāng)時的心情十分焦慮。于是寫下了著名的組詩《羌村》三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詩詞推薦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yáng)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dú)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