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梨花亭亭玉立于艷陽普照的綠草地上,“樊川”、“靈關(guān)”,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殘春落紅,均收斂而去。清明時節(jié)春寒細雨、風妒紅花,寂寞黃昏,滿院梨花不開門。半濕的梨花樹枝壓窗門上,閑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黃昏淚。
更有那當年明皇梨園的風流韻事。想當年梨園里梨花香雪,絲竹管弦,何等興會!胭脂和鉛粉全無,潘妃辭酒,昭君之驚!“雪浪翻空,粉裳縞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只恨玉容不見,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肚逭婕啡搿霸秸{(diào)”。各家格式出入頗多。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領(lǐng)格,宜用去聲。結(jié)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素肌:白色的肌膚,比喻潔白素雅的梨花。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開在晚春時節(jié)。
青蕪地:雜草叢生的地方。
樊川:漢武帝時代的長安有一所名為“樊川”的梨園。照日:“日照”的倒裝,以與“遮路”作對。斂:解作“收”。
傳火:指清明日。清明節(jié)前二日為寒食,不舉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樓臺:代指近臣家。
妒花:語出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春寒細雨出疏籬,風妒紅花卻倒吹?!?/p>
長門深閉:用漢武帝陳皇后事,兼取劉方平《春怨》詩意:“寂寞黃昏春欲晚,梨花滿院不開門。”
亞:作“壓”解,動詞,省略主語梨花。簾櫳(lóng):指居室的戶簾及窗牖。
繁英:繁盛的花。
歌吹:歌聲和樂聲。
朱鉛退盡:謂胭脂鉛粉。
潘妃卻酒:潘妃是南朝齊東昏侯之妃,小字玉兒,有姿色,性淫侈。卻酒:指推辭不飲酒。飲則臉紅,卻則臉白,以喻梨花。
昭君:王昭君,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晉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后人又稱明妃。
縞(gǎo)夜:映照黑夜。
玉容:指女子的容貌。此指上述陳皇后、王昭君等美人。
瓊英:本指雪花,此指梨花。謾:作”徒“或”空“解。
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錢鴻瑛《柳周詞傳》云,此詞或認為有《離騷》初服之意,有所寄托;也有人認為這首詠梨花的詞純?yōu)轶w物之作,不涉?zhèn)€人懷抱。其創(chuàng)作時間難以考證。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詩詞推薦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信所征。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