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一鉤月牙兒斜綴在天邊,正是一個春晴的早晨,發(fā)黑如漆鬢薄如蟬的她對著鏡子而慵懶得無心妝扮。她獨(dú)處深閨之中,在迢迢高樓上,還裹著重重簾幕。于是將重簾挑起,簾外所見,卻是風(fēng)吹花落,花落無憑,上下翻轉(zhuǎn),一地狼藉。
憶當(dāng)時在那長堤垂柳,芳草香徑中,二人曾牽手漫步,那明凈的井臺,雕花的欄桿上,曾并坐談心。而今只有夢中重見。昨夜夜深月殘之時酒后醒來,夢中相聚的場景全部消失,對于春的傷愁更加深切,甚至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病痛的難受。
注釋
應(yīng)天長:詞牌名。此調(diào)有小令、長調(diào)兩體。各家用此調(diào)字?jǐn)?shù)有增減。此詞四十九字,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韻。
初月:新月,一說指愁眉。
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式。兩鬢薄如蟬翼,故稱。鳳釵:釵的一種,婦女的頭飾。釵頭如鳳形,故名。慵不整:指無心梳洗。慵,形容懶散的樣子。
重簾:層層簾幕。
迥(jiǒng):深遠(yuǎn),遙遠(yuǎn)。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柳堤:植有柳樹的堤岸。
轆(lù)轤(lú):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比喻心中情思如轆轤般反復(fù)上下。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一般用以指宮廷園林里的井。
更闌:夜深月殘。
過卻:超過,勝過。
創(chuàng)作背景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李璟被迫奉表稱臣于周,但是周世宗仍然一再親征南唐。此詞中落花不定的情境正與詞人當(dāng)時無依彷徨的心境相契合。此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不詳。南唐后主李煜曾親手書寫此詞,并題為“先皇御制”。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即位后開始大規(guī)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dǎo)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fēng)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時年47歲。廟號元宗,謚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錄入《南唐二主詞》中。
詩詞推薦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dú)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yáng)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