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斷虹霽雨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fēng)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譯文注釋
譯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誰知道,今與夕是那么的清輝不足?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寒光零亂,在為誰斟酌這醽醁?
我和一群年輕人在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離開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老夫,在江南海北,最愛的是是臨風(fēng)笛。孫郎微笑著,是因為聽著這笛子的聲音。
注釋
此詞豪放,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為可繼東坡赤壁之歌。”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西長江邊上。
張寬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金荷:金質(zhì)蓮花杯。
文不加點:謂不須修改。
斷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稱斷虹。
山染句:謂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長眉毛。
桂影:相傳月中有桂樹,因稱月中陰影為桂影。扶疏:繁茂紛披貌。
姮娥:月中女神娥。漢時避漢文帝劉垣諱,改稱嫦娥。一輪玉:指圓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陽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名酃淥,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臨風(fēng)笛: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xié) 韻,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xí)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
霜竹:指笛子。
《樂書》“剪云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紹圣年間,黃庭堅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后改移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安置。據(jù)任淵《山谷詩集注》附《年譜》,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黃庭堅與一群青年人一起飲酒,有個朋友名叫孫彥立的,善吹笛。于此情此境中,黃庭堅援筆寫下這首詞。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bǔ)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詩詞推薦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空鳴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yáng)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