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一條溪水從西面來,晴空萬里映射出千丈長虹,十里的青山像翠綠的屏風(fēng),迤邐蜿蜒。叫人喜歡的是:草堂經(jīng)過一年的修建已經(jīng)好了。我像杜甫二次來到草堂。這里的風(fēng)光像斜川那么美麗,總算沒有辜負熱愛山水的陶淵明。我像老鶴高飛天空,有一條可以棲息的樹枝就滿足了。我長笑一些人像蝸牛似的戴著屋到處爬行。對期思這個地方的建筑,我都規(guī)劃和評論過了,待我找一個十分美好的地方蓋上小茅草亭子。
挺拔險峻的青山,氣勢磅礴,一片生機,像是為了歡迎我回來,表現(xiàn)出嫵媚可愛的姿態(tài)。為解除憂愁,調(diào)教花鳥在我的前后唱歌跳舞。更能催令云和水暮送朝迎我來這里游玩。我是喝酒的圣人,吟詩的豪杰,但不是官員,我可能已經(jīng)失去了權(quán)勢,但我告訴花、鳥、云、水,我仍然可以統(tǒng)率你們。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卻被山神看見了,它嘲笑我,說我的頭發(fā)白了,已經(jīng)是罷職回家種田的人了。
注釋
卜筑:選地蓋房。卜:占卜。古人蓋新居有請卜者看地形,相風(fēng)水以定宅地的習(xí)俗,也稱卜宅、卜居。
經(jīng)歲:一年后,此泛言若干年后。
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縣,為風(fēng)景優(yōu)美之地。陶淵明居潯陽柴桑時,曾作《斜川詩》。詩前有小序略記其與鄰居同游斜川的情景。辛詞以斜川比期思。不負:不辜負
蝸牛戴屋行:蝸牛是一種很小的軟體動物,背有硬殼,呈螺旋形,似圓形之屋。爬動時如戴屋而行。
平章:籌劃,品評。著:此作建造講。
崢嶸:高峻不凡貌。
嫵媚:此處形容青山秀麗。
解:領(lǐng)會、理解。頻:屢屢不斷。
酒圣詩豪:指酷愛詩酒的人。乃:卻。駕馭:主宰,統(tǒng)率。卿:“你”的美稱,此指大自然。
山靈:山神。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辛棄疾在福建安撫使任上,再次被彈劾而罷官,在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回到上饒后寫了這首詞。辛棄疾罷居帶湖時,曾在期思買得瓢泉,以后常往返于帶湖、瓢泉之間。這次再到期思,意在營建新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詩詞推薦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