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騷客內(nèi)心悲憤不已。
只是想到離京城路程已近,終于明白回西府道路更長。
秋夜星空已泛動(dòng)微微曙色,水邊寒渚還是那夜色蒼茫。
借曙光伸長脖頸遠(yuǎn)望京城,城內(nèi)宮墻正與我遙遙相望。
月光灑落在宮殿之上,星辰垂掛在宮殿下方。
馳車來到京城南門之外,卻想再看見荊州的太陽。
飛轉(zhuǎn)的太陽尚不可聚見,何況與眾同僚分隔兩鄉(xiāng)。
風(fēng)云之間鳥兒還能展翅飛翔,江漢阻隔卻沒有可走的橋梁。
小鳥兒常怕遭受鷹隼的襲擊,正像那秋菊怕嚴(yán)霜摧殘一樣。
告訴那張網(wǎng)捕鳥的小人吧,我已經(jīng)高飛到寥廓的天上。
注釋
暫使下都:指謝脁因小人密告而奉齊武帝之令由荊州隨王府還都。都、京邑均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新林:浦名,在今南京西南。西府:指蕭子隆的荊州隨王府。
未央:未盡。
關(guān)山:指京城近郊的山。
秋河:秋夜的銀河。耿耿:明亮。
引領(lǐng):伸頸。
宮雉:宮墻。
金波:月光。麗:附著,照耀。鳷(zhī)鵲:漢觀名,借指金陵宮殿。
玉繩:星名。建章:漢宮名,亦是借指金陵宮殿。
鼎門:相傳周成王定鼎于郟鄏(今河南洛陽西),名南門為定鼎門。這里借指金陵南門。
昭丘:楚昭王墓。在荊州當(dāng)陽縣東。陽:太陽。
馳暉:指太陽。
梁:橋梁。
鷹隼(sǔn):兩種猛禽。這里比喻讒佞邪惡勢力。
委:枯萎,凋零。
罻(wèi)羅者:張?jiān)O(shè)羅網(wǎng)的人。指惡語中傷者。
寥廓:指廣闊的天空。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二十七歲時(shí)為荊州隨王蕭子隆文學(xué),深受賞識,長史王秀之出于忌恨,常欲羅織罪名加害于他,兩年后,即南朝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秋,作者因讒言被召回京都。這首詩就是作者在離荊州返京都的途中寄贈在荊州西府的同僚們的。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shí)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yùn)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fēng)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shí)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詩詞推薦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yáng)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shí)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天險(xiǎn)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dòng)?jì)氤迸?,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dú)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