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清澈的水流穿過廣闊的原野,與天光云影共輝映,煙霧迷蒙中,月色昏暗,遠舟像一片片樹葉漂在水面。長長的河岸邊是平順的沙洲,留宿于蒲葦叢中的大雁正在寒冷的秋水中覓食吞咽。對著曉風嗚嗚鳴響,那是江樓上的孤角在吟唱秋意。酒后初醒,體軟頭暈,太陽已高高升起。
離別的思緒相互纏繞,仔細瞧瞧、兩鬢發(fā)絲已不堪夾鑷。舞衫綢扇,品物依舊,可如今還有人來憐愛細看嗎?細數(shù)曾經(jīng)的恩愛時光,只有書箱里裝滿關于她的書信和詩箋。帶著愁容剪下燃盡的燈芯,昨夜淚眼與燭光相互映照。
注釋
華胥引:此調為周邦彥始創(chuàng)。陳本注“黃鐘”宮,題作“秋思”,《百家詞》同。
冥濛:昏暗迷茫。
唼(shà):水鳥或魚類吞食。
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嗚軋(yà):此句化用杜牧《題齊安城樓》詩中“鳴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的句子。
相縈(yíng):相互纏繞。
鬢絲堪鑷(niè):鬢發(fā)稀白,已不堪夾鑷。鑷:鑷子,拔除毛發(fā)的用具,此作動詞“拔除”解。
點檢:即檢點。
鳳箋盈篋(qiè):謂書箱里裝滿昔日的書信和詩箋。鳳箋(jiān):信紙的美稱,指繪有金鳳的紙。篋,小箱子,如書篋,行篋。
燈花:燈芯余燼結成的花形。
和淚雙疊:謂含淚看燈花,花形兩兩相疊。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清代詞學家黃蘇《蓼園詞選》記載,周邦彥晚年不愿與蔡京奸黨合作,被逐出朝廷,由徽猷閣待制出知順昌府、處州等地,此詞或在順昌府、處州兩地寫成。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詩詞推薦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大嚼慰枯腸。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空鳴囿和本求類,云泥轉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信所征。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