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江水蒼茫無際,眼望柳絲倦疲荷花愁凄,我跟柳荷共同感受到了秋意。荒廢的樓閣先感到寒涼,陳舊的帷簾空垂著暮色,遠飛的鴻雁最厭惡猛勁的風力。羈旅中企盼故園的消息,我愛故鄉(xiāng)那映入眼簾的南山翠碧。眷念著京都,誰是那羈旅江漢、懷戀家鄉(xiāng)美味的未歸客?
很快又到了歲末,瘦骨嶙峋,臨風而立,聽著夜晚蕭瑟的秋風,吹動起我心中的冷寂。夜露中蟋蟀叫得悲戚,一盞青燈照著冷屋,翻著書禁不住愁腸滿腹,將兩鬢染成了白色。年少時豪爽俊逸的游伴已完全斷絕了消息。最使我可憐難堪的地方,使我痛楚無奈,柔弱的神魂驚悸,是在南浦采擷香草相送,是在霧繞煙迷的驛館剪梅贈別!
注釋
秋霽:詞牌名,據(jù)傳此調始于宋人胡浩然,因賦秋晴,故名為《秋霽》。
倦柳愁荷:柳枝荷花凋落的樣子。
廢閣:長久無人居住的樓閣。
古簾:陳舊的帷簾。
雁程:雁飛的行程。
信息:音信消息。
渠:你。
入眼:看上。
上國:首都。南宋京城臨安。此泛指故土。
膾鱸(kuài lú):指鱸魚膾。晉人張翰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而思家鄉(xiāng)吳中的鱸魚膾等美味,辭官歸鄉(xiāng)。后遂以鱸膾作為思鄉(xiāng)的典故。
歲晚:歲未。
岑寂:寂寞,孤獨冷清。
蛩(qióng):蟋蟀。
俊游:好友。
渾:還。
斷:訂約。
苒苒(rǎn):柔弱的樣子。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剪梅:用陸凱寄梅給范曄的典故。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是在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被黥面流放到江漢一帶的。當時開禧北伐失敗,史彌遠政變,太師韓侂胄遇害身死,他被牽連下獄,家產(chǎn)也被抄沒。寫作此詞時他被貶江漢已有幾年時間,大約公元1212年(嘉定五年)前深秋時節(jié)。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詩詞推薦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信所征。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大嚼慰枯腸。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