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fā)兵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guān)。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擊筑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zhàn)勝,定掃鬼方還。
譯文注釋
譯文
我把握著兩袋紅色羽毛箭,來到河北,古之燕國和趙國的地方
正是射殺天狼----騷亂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時候,目睹軍情激揚萬分
在邯鄲洪波臺觀看兵卒演習(xí)作戰(zhàn),我身佩長劍,遙望北疆的關(guān)塞
我想請纓參戰(zhàn),不愿意羈旅在南方的古越國地帶,我要直趨燕然山,銘功勒石
將軍的龍虎旗在風(fēng)中獵獵,動員會上的歌聲仍然在耳邊不停歇
壯士擊筑高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憂愁在投壺的活動煙消云散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百戰(zhàn)百勝,一舉把鬼子們?nèi)繏吖獠呕丶亦l(xiāng)
注釋
⑴原注:時將游薊門。題注:《元和郡縣志》:洪波臺,在磁州邯鄲縣西北五里。
⑵赤羽,謂箭之羽染以赤者?!秶Z》所謂“朱羽之矰”是也。又《六韜注》:飛鳧、赤莖、白羽,以鐵為首:電景、青莖、赤羽,以銅為首。皆矢名。
⑶《楚辭》:“舉長矢兮射天狼?!蓖跻葑ⅲ骸柏怖牵敲?。”
⑷江淹詩,“倚劍臨八荒?!薄独ǖ刂尽罚河耖T關(guān),在沙州壽昌縣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終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⑹《后漢紀(jì)》:永元二年,竇憲、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斬首大獲,銘燕然山而還。
⑺《國語》:“歌鐘二肆。”韋昭注:“歌鐘,歌時所奏?!?/p>
⑻顏師古《急就篇注》:“筑,形如小瑟而細(xì)頸,以竹擊之。”《通典》:“筑,不知誰所造,史籍惟云高漸離善擊筑。漢高帝過沛所擊。”《釋名》曰:“筑,以竹鼓之也,似箏細(xì)項。”按今制:身長四尺三寸,項長三寸,圍四寸五分,頭七寸五分,上闊七寸五分,下闊六寸五分。
⑼《后漢書》:祭遵為將軍,對酒設(shè)樂,必雅歌投壺。
⑽《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漢書》:“外伐鬼方,以安諸夏?!鳖亷煿抛ⅲ骸肮矸?,絕遠(yuǎn)之地。一曰國名。”《晉書》:“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薰狁,漢曰匈奴?!?/p>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為詩人于天寶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鄲洪波臺看官兵操練儀式后所作,抒發(fā)自己北上抗敵、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詩詞推薦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狰Q囿和本求類,云泥轉(zhuǎn)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fēng)。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biāo)信所征。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yīng)大嚼慰枯腸。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