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欹。秦關汴水經(jīng)行地,想登臨、都付新詩??v英游,疊鼓清笳,駿馬名姬。
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譯文注釋
譯文
原野中移動的旌旗耀眼飛揚,朝覲天子的車馬浩浩蕩蕩,平沙萬里,云天低曠,在餞別的宴席上,你腰系著寶帶身佩著金章,風吹茸帽傾斜而神采飛揚,故鄉(xiāng)的秦關汴水,都是你此行要經(jīng)過的地方。我猜想當你登臨它們時,一定會激動得吟詠新的詩章。你將在北國盡情游歷,聽疊鼓胡笳高亢雄壯的樂聲。你騎著駿馬威風凜凜,還有著名的美姬陪伴在身旁。
當你酒酣耳熱時,面對著燕山白茫茫的一片冰雪,如凝凍了一般的明月照在結滿層冰的河面上,拂曉時隴頭處有幾朵白云在飛翔。如今我已是韶華遠逝,像當年的賀方回一樣,身在江南無法返家而無限感傷。又人誰來惦念思量?春風漸漸染綠西湖。大雁已經(jīng)回到這里,但你卻依舊未能返鄉(xiāng),最令人動情的是,即便折飛了梅花,也無法寄托我對你的思量。
注釋
高陽臺:詞牌名,又名“慶春澤”。雙調(diào)一百字,平韻格。
陳君衡:名允平,號西麓,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宋亡后,曾應召至元大者,不仕而歸。有詞集《日湖漁唱》。詞風和婉平正,少數(shù)作品表現(xiàn)了故國之思。
旌旗:旗幟的總稱。
朝天:指朝見天子。
寶帶金章:官服有寶玉飾帶,金章即金印。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茸帽風攲(yǐ):茸帽,皮帽;欹,側。“風欹”,原本作“風欺”,據(jù)別本改。
英游:英俊之輩;才智杰出的人物。
曉隴云飛:柳永《曲玉管》詞:“隴首云飛,江邊日晚?!?/p>
投老:到老,臨老。
方回:北宋詞人賀鑄字,此處作者自指。
東風:王安石《泊船瓜洲》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此處借用其意。
最關情:用陸凱、范曄故事,見舒亶《虞美人》注。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的友人陳君衡為蒙元朝廷所召,將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為此寫了這首送別的詞。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nèi)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shù)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并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詩詞推薦
-
開奩破殼喜新黃,此物移來所未嘗。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飽經(jīng)霜。
橫行足使班寅懼,乾死能令瘧鬼亡。
畢竟爬沙能底事,只應大嚼慰枯腸。
-
豢鶴在囿,飛鶴在空。空鳴囿和本求類,云泥轉睇無由從。
毰毢躑躅若有恨,赤睛脩喙臨長風。汝昔胡為觸羅網(wǎng),中宵警露揚清響。
老馬伏櫪千里心,汝豈有志瓊霄上。瓊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輕。
衛(wèi)軒齷齪不足戀,鳳凰翔甸符休明。幸拋粒粟雞群去,自是仙標信所征。
-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
月氣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繞回廊。似聞德祐編心史,頗訝希夷得睡方。
久閉亦嫌吾眼懶,獨居遂覺老懷長。此花只與春陰便,雨砌明朝有墜芳。
-
紫髯不見舊參軍,桓表旌門墨色新。云雨幾時同穴夢,冰霜百歲未亡身。
香奩有淚迷鸞影,錦瑟無聲落燕塵。萱草堂前今種柏,翰林留記寫精神。